邙山之北 作品

第319章 遠道而來的敵人(三)

 戰爭是什麼? 

 有人說戰爭是強者對弱者的欺壓; 

 有人說戰爭是弱者對強者的反抗; 

 有人說戰爭是陰謀者通向上層的階梯; 

 有人說戰爭是理想者展示自己的舞臺; 

 有人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有人說戰爭是權謀的手段。 

 王弋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戰爭代表了什麼。 

 是一個國度為了生存的倔犟,還是兩夥人馬相互鬥毆的鬧劇。 

 縱觀歷史,大漢和匈奴整整打了四百年。從劉邦開始,延續到劉宏依然沒有停歇。這裡面有為了國民生存而奮起反擊的高歌,也有為打而打不顧一切的慘劇。 

 幽州漫長的邊境線就是最好的證明,長到光看地圖就忍不住感嘆大漢的遼闊,長到每一寸土地都有忠貞之士和敵人纏鬥的骸骨,長到令人絕望…… 

 有的時候王弋真的可以和公孫瓚產生共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孫瓚的做法是正確的。如果不能解決麻煩,那就直接解決製造麻煩的人。 

 果然人的思維會隨著所處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絕大多數人都不可以免俗。 

 王弋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拼搏並不是最困難的事情,只要擁有一瞬間的勇氣,再大的困境也束縛不住嚮往自由的心。真正困難的是堅持,突破牢籠之後到底是一飛沖天還是泯然眾人,沒有人能說得清。 

 “主公。” 

 氣質英武的青年將領攜著一位衣著豔麗的女子來到王弋身邊,雙雙行了一禮。 

 “文遠啊。”王弋側頭看了看,嘴角露出了笑容。許久不見,張遼褪去了身上最後一抹青澀,即便身著甲冑氣度也相當淡然。“孫青怎麼樣,好了嗎?” 

 “主公,末將已無礙了。”孫青見王弋問起趕緊回了一句。她現在看起來確實沒有剛從陳留回來那樣冰冷,可做為一個將領她卻身穿常服,顯然情況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孫青的問題其實並不複雜,說白了就是心理暗示過度導致的,張白騎用三言兩語和一些手勢配合著解除了孫青的心理暗示。但是陳留那一次的戰況太慘烈了,沒了心理暗示的孫青能不能從中走出來只能看她自己的運氣。 

 不過孫青是別人的老婆,王弋也不好多問。他轉而看向張遼問道:“文遠,你對這次戰爭有什麼想法?” 

 “主公,這次您來得是不是太急了?”張遼確實有些想法,他臉上的神色略帶糾結,思考了片刻才說出自己的想法。“主公,我不認為匈奴有實力現在就進攻。且不說匈奴和鮮卑的仇恨,單單這個季節就不適合他們進攻。從龍城到幽州至少也要一個月,等到了這裡草原已經開化了,遍地泥淖會讓後勤補給成為個笑話。而且他們憑什麼認為可以就食於敵,以戰養戰?” 

 “是啊……憑什麼呢?”王弋也不知道憑什麼,望著遠處開始煥發生機的大片草原,發出了莫名的感慨。 

 所有人都知道匈奴人不會在夏天來,可王弋卻不能不防。匈奴人來不來其實沒關係,他必須要來。這是他的領土,他必須親自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