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39章 遼東之戰(六)

 戰爭的硝煙瀰漫在遼西大地上,鮮于輔也已經有所察覺。 

 他派去拯救被擄掠百姓的隊伍並沒有成功,只發現了數萬百姓的屍體。 

 安延的回報讓鮮于輔驚駭不已,前幾天斥候還報告說那些烏桓人在奴役百姓推倒長城,怎麼兩三天的功夫就開始展開屠殺了?蹋頓失敗了烏桓人不是應該跑嗎?殺死百姓有什麼意義? 

 不安的感覺在鮮于輔心頭瀰漫,他派出了大量由獵戶和熟悉環境的士卒組成的斥候小隊,前往遼西四處查看。 

 鮮于輔對外出的斥候佈置了詳細的偵查範圍以及嚴格的彙報時間。要求三十里內一天一報,五十里內兩天一報,百里內五天一報。而且近的地方派出一兩隊,越遠人數越多,還分了批次,儘量做到每日都有新的情報。 

 鮮于輔的謹慎給他帶來了機會,他一共向東面臨渝方向派遣了十隊斥候,十天後只有一隊帶傷回來了。 

 這隊斥候知道的其實也不多,三個人回來直接死了一個,另一個重傷很可能救不回來,唯一一個只知道襲擊他們的是一直裝備著甲冑的精銳騎兵,看不出到底是哪一方兵馬,只能確定不是幽州本土人。 

 安延想要帶人去看看,在幽州地面上出現裝備著甲冑的騎兵可是新鮮事兒,除了他們,就連王弋最早訓練出來的幽州弓騎兵甲冑都是破破爛爛的,他很想去較量一番。 

 然而安延的想法讓鮮于輔直接給否了,鮮于輔和張遼可不一樣,他不在乎安延的隊伍在王弋眼中是不是特殊的那個,他也不會對王弋的軍隊負責。他只對王弋負責,要是能達到王弋的目的,這些人死絕了都無所謂。 

 安延那一套在鮮于輔那裡一點兒用沒有,鮮于輔有虎符,他只需下達命令即可。 

 再派斥候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對方有馬,而且騎術要比他的那些斥候強太多。鮮于輔下令將所有斥候都收回來,等待敵人前來進攻。 

 是的,他不能去迎敵。王弋將這兩支軍隊交給他也不是讓他找到敵人將其殲滅的。這兩支軍隊裡的士卒是不會輕易調離的,王弋需要鮮于輔帶著他們去做一些髒活。 

 鮮于輔很清楚,這兩支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幾乎是無敵的,也僅限於正面戰場無敵。 

 按照斥候的說法,對方大概介於輕甲和重甲之間,這樣的軍隊簡直就是這兩支重甲軍隊的天然剋星。 

 現在的大問題是對方有多少人馬?什麼時候會進攻這裡? 

 一天之後昏迷的斥候告訴了他答案,鮮于輔要多謝迴光返照這種生理現象,斥候在將死彌留之際說出了一個讓他還能接受的數字,受傷之前他差不多看到了三千騎兵,分散出了孤竹城。 

 雖然字數不多,但是信息量已然足夠。鮮于輔拿過地圖,開始思考那支軍隊的戰略。 

 孤竹城是個小縣,城池十分矮小。別看城邊就是濡水主流,可是河堤因為地理原因十分孱弱,雨水稍微大一些就會崩潰,並不怎麼適合耕種。 

 王弋沒來幽州之前,孤竹城中原先居住的人也只是進行著各種嘗試,希望能夠探索出一條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