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55章 喋血陰山(七)

 直到抽出那支長長的羽箭時,太史慈才錯愕的察覺原來這位就是自己想要較量的人。 

 對此太史慈有些惋惜,如果這不是在戰爭,他很願意和對方比上一場。 

 不過也沒什麼所謂,太史慈僅僅是惋惜沒有完全見識到對方的箭術而已。 

 這大概就是王弋看好太史慈的原因,太史慈武藝能排進天下前列,卻並不拘泥於用武力解決問題。戰陣之上他更願意指揮士卒擊敗敵人,而不是憑藉武力陣斬敵將。 

 當然,太史慈覺得能陣斬最好,畢竟比較簡單,弄死對方將軍敵軍就崩潰了是個很好的選擇。 

 可是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和一些校尉接觸久了太史慈發現他們的指揮能力也很不錯,只是沒有機會罷了。 

 就像他麾下的副將麴義,現在有誰知道麴義是個什麼東西啊?可麴義的帶兵能力讓太史慈都刮目相看。 

 為了避免不小心被偷襲反殺導致己方潰敗,太史慈儘量迴避和敵將一對一的戰鬥,萬一從哪個角落冒出來一個絕世猛人,自己死也就死了,導致王弋戰略失敗才是大罪過。 

 提湖律根本想不到自己的死亡並沒有得到對方的尊重,太史慈也只是草草割下提湖律的頭顱後便騎馬回城了。 

 這次的任務已經完成,能不能取得既定效果就要看那些戰馬給不給力了。 

 然而回到受降城,太史慈才得知了一個讓他十分懊惱的消息。 

 損失了上千士卒的一次偷襲,效果卻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好。 

 太史慈是特意命令麾下將戰馬往東城趕的,這麼多馬匹對於鮮卑人來說絕對能造成恐怖的殺傷。 

 荀攸也是這個想法,當然他不止有這個想法。 

 烏孫人遭到毀滅性打擊會讓匈奴和鮮卑的大營造成聯繫鬆散,甚至有機會形成一個防禦真空地帶,這對於之後的戰略很有幫助。 

 這個目的荀攸確實達成了,丁零人和堅昆人的戰力有目共睹,想要解決掉北城的敵軍簡直輕而易舉。 

 可惜中途冒出來了匈奴人,提湖律那匹戰馬真的很不錯,有一半的戰馬被它強行領走,跟著託羅奔向了草原。 

 剩下那一半在轉彎的時候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被受降城擋住腳步,現在正溜溜達達在城下吃草。 

 一部分受到外圍馬群的阻擋,降低速度後跑去了張合的營地。 

 最後一部分確實衝向了鮮卑人,可步度根也算是硬氣,不想著支援烏孫,倒是派槍兵將自己大營死死保護起來,戰馬群沒造成多大殺傷。 

 太史慈得知最終的結果後稍微有些失落,畢竟上千人的死傷沒有喚來戰果真的有些對不起士卒。 

 荀攸見狀勸慰道:“子義,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如今我等重創烏孫,丁零和堅昆二部必然震撼,待到時機成熟……只要能將匈奴和鮮卑分隔開,擊敗他們易如反掌。” 

 荀攸勸慰太史慈的時候停頓了一下,不過眾人並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對。 

 徐榮更是打著包票說道:“我會向主公請命,讓主公賜予每位戰死的將士一匹戰馬,這次繳獲頗豐,想必主公不會吝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