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64章 王劍

 王弋當然知道這種武器對水軍的意義有多重要,不然也不會讓周瑜來看。 

 周瑜和其他將軍一樣,看到好東西,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如何摟到自己軍中。 

 王弋還記得周瑜看到床弩後認為裝備到艦船上將是水戰的絕對利器,看到連弩後甚至寫了一大篇疏奏來論述連弩對水軍的重要性。 

 對於擅長潛水和跳幫作戰的水軍來說,這種花紋鋼的兵器自然是首選,他們作戰時也沒什麼防護,有一柄利器傍身,搏命的時候自然優勢更大。 

 問題是王弋現在真的給不了,他製造出來的畢竟只是偽大馬士革鋼,花紋和強度雖然很接近,可是原理和烏茲鋼有著天差地別。 

 烏茲鋼只要用普通的鍛打鑄造步驟就能製成這種擁有美麗花紋的武器,它真正的強大之處在於刀身上那種自然形成的納米級細碎鋒刃。 

 王弋這種屬於山寨貨,用的方法是灌注後多次扭轉折疊鍛打,只能說是形似。 

 而且這種武器製造起來非常麻煩,哪怕浦沅親自動手,在不考慮後期打磨和構裝的情況下,每天的成品也只有三柄刀劍。 

 目前水軍也用不上這些,王弋帶周瑜來看看,就是為了展示自己沒有忘記水軍,好東西都給水軍想著呢。 

 畢竟無論是床弩還是連弩王弋都沒批,一來水軍現在沒有那麼多船,二來潮溼的環境對於這兩種精密的裝備很不友好。 

 在水軍沒有給出合理的養護方案之前,王弋是不準備批覆的,畢竟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在船上養護這些。 

 王弋給周瑜詳細解釋了一下水軍面臨的困難以及州府的財政問題,並且保證道:“公瑾,只要水軍證明自己有能力維護這些裝備,我就給你們批覆。” 

 讓周瑜打仗絕對沒問題,可讓周瑜研究這些?他又不是工匠…… 

 不過周瑜還是跟工匠詳細詢問了很多細節,打算研究研究。目前為止他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已經學的差不多了,缺的只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實戰經驗,如今已經可以花些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了。 

 而且這一次王弋將他帶回鄴城也不是單純的討論軍制,這個舉動意味著王弋已經允許周瑜正式步入官場,開啟自己的政治生涯了。 

 王弋帶著幾人在專門研究武器的地方整整轉了一天,其中很多東西都讓周瑜眼前一亮。 

 比如一些攜行的裝具,一些武器上便攜的小設計,行軍時更方便的營帳等等。 

 做為一個統帥,周瑜很清楚這些東西的價值,很多時候戰爭勝負的關鍵不是戰士是否強大,而是後勤運力能否供應得上。有了這些東西,戰士們平時生存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特別是當週瑜看到王弋竟然安排了很多人在測試刀劍使用的穩定性時真的驚訝了。周瑜的武功很好,所以他很清楚打仗的時候普通士卒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若是能在刀劍上為他們爭取一絲先機,那就是間接的拯救了他們的生命。 

 見到王弋對細節的追求程度,周瑜想不出什麼理由能夠導致王弋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