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449章 物資、人才,驚人的收穫!

 大火燒了整整五天才將那座山燒乾淨,徐盛非常陰毒,他是從莊園外向內點火,等到林家人察覺的時候,已經沒有逃跑的機會了。 

 等到人能接近那座山已經是大火熄滅十天之後了,半個月的時間在袁譚武將齊備的情況下,彭城的農莊全部被攻了下來,其中的收穫讓見過大世面的袁譚都瞠目結舌。 

 一些小小的家族而已,能有累積多少財富呢? 

 玉器、金銀器這種沒什麼實用價值的裝飾物就不說了,多到需要用車裝才行。 

 單單繳獲來的銅器,袁譚覺得如果自己熔了鑄成銅錢,至少夠目前全徐州五年的軍費。 

 這還不算真正挖出來的銅錢,比銅器只多不少。 

 還有那些糧食,具體多少到現在還沒統計清楚。不過袁譚認為蝗災算個屁啊?再來兩年他也頂得住! 

 大車、牛馬不計其數,這些東西如果民用則能讓下邳的民生提高三成;軍用則至少讓軍隊的戰鬥力提高兩成。 

 雞鴨鵝等禽畜那真是可以隨便造,這幾天袁軍天天吃肉,天天像過年了一樣! 

 還有俘虜的那些人口…… 

 是的,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袁譚最終還是沒有使用張昭的計策。 

 張昭確實很厲害,但不是最厲害的,至少有些人並不比他弱。 

 這兩天張紘給袁譚派過來兩個新發掘的年輕人才,這兩個年輕人軍事上讓張承都覺得棘手,政略上讓陳矯直呼鬥不過! 

 兩個年輕人的名字一個叫諸葛瑾,另一個叫步騭。 

 這幾年他們遊歷的長江周邊大部分地方,考察了附近所有的諸侯,就連曹操他們都觀察過,最終他們選擇了袁譚。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個是袁紹死了,袁家這幾個小的剛開始創業,手底下人員不足能夠得到重用,而袁譚則比較得他們的認可。 

 其實袁尚也可以,不過一來袁尚離王弋太近,可能說沒就沒了。二來袁家三子中,只有袁尚在為自己的父親披麻戴孝搭設靈堂,很是賺了一波聲望,比較受袁紹重用的舊臣都跑去袁尚那裡了,不好出頭。 

 他們便直接找上了張紘毛遂自薦,張紘考量一番後大喜過望,將擅長學問和民生的嚴畯留在了下邳,另外兩人派到袁譚軍中,示意袁譚多給機會,多器重。(諸葛瑾和步騭在孫權手下一直是武職,孫權稱帝后,諸葛瑾做過大將軍,步騭做過驃騎將軍。) 

 諸葛瑾一進彭城,看著空蕩蕩的大街和瀰漫著化不開的血腥味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不過做都做了,人死也活不過來,沒什麼好說的,關鍵是以後不能再這麼殺了,所以他見到袁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議袁譚不要造太多的殺戮,儘量撫慰平民百姓。 

 聽到這話,支持張昭的陳矯不幹了,當即和諸葛瑾爭論了起來。 

 奈何諸葛瑾太過老成,每一句反駁的話都是以一個十分平和的態度說出來的。 

 平和不代表軟弱,陳矯的進攻就像打在了棉花上,諸葛瑾卻言辭犀利,句句引經據典。 

 兩人一個溫文爾雅,一個略顯暴躁,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