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七章:下山

 最重要的是照顧到了每一個人的精力,其實三教祖師在傳自己的道法之時,很希望世人都學會的,可惜雞賊的人太多了。

 不斷的篡改法門,最終導致了一代比一代差,越來越多的好東西都失傳了。

 而這本《妙化參同修性神藏》就很照顧他剩餘不多的精力,不僅不艱難晦澀,反而極其簡單,只需要以特殊的姿勢行炁入睡,便可輕鬆領悟。

 果然先天大道,至簡至純,無為自然。

 故仙家大德,以睡煉睡,轉識成神,漸生定功,睡魔不斬而自斬之,以神足不思,以氣通達,以形證道。

 故有“神遊萬里,飄忽不定”之說。

 這本《妙化參同修性神藏》就等於為楊岱指明瞭前方道路。

 不愧是真傳妙法!

 四大內景奇書說穿了便是以睡功代替丹功,自然修行內丹之法的古籍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撿了芝麻,忘了西瓜。

 睡與定極為相似。睡中無思無慮,定境混混沌沌,故稱睡為相定。

 於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進而定魂,這才是道法的根基所在。

 楊岱緩慢運轉體內的炁,使得自己的心神逐漸放空。

 隨著他身子慢慢地躺在床上,側臥著,左手置於耳,右手捂腹,如高臥山間一般。

 石根高臥,三息淪沉性自圓,息息歸玄竅,炁炁任天然。

 楊岱又默唸口訣,調整呼吸,下一刻,楊岱眼皮像灌了鉛一般,片刻也抬不起來,很自然的睡去,鼾聲漸起,端得安詳平和。

 此時楊岱逐漸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雜念被降龍劍斬,慾念被伏虎劍降,龍情纏綿,虎性猙獰,方得心息相忘,神氣合一。

 楊岱的魂靈漸漸脫離肉身,進入到靈臺方寸之中,靜坐不動,彷彿老僧入定。

 他體內的炁卻反而活躍異常,水火相濟,龍虎互搏,整個人的身體也逐漸開始升溫,像是一個火爐一樣。

 這便是——神定!

 神定的過程,對於楊岱來說非常關鍵,因為他要將自己的魂靈凝聚於識海之中,而且還要用意志強烈支撐住。

 魂靈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即使有炁滋養,若沒有神定之術,魂靈也很容易消散。

 這是一項危險的嘗試,所謂藥物只於無裡取,大丹全在鼎中燒。

 丹法攝歸,於一鼎字,至簡至易之道也,此時楊岱冒險以自身丹田為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