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五百零五章:靜坐七年

 隨後楊岱盤膝坐在其上,掏出了玉樓金闕感應經,口中默誦:

 “太玄洞虛,萬象歸元,洞幽明冥,神霄永恆,洞真大道,天仙無常……”

 楊岱的口中一連串的晦澀難懂的詞從口中吐出,隨即便見天空之中有五色霞光閃爍,五色霞光匯聚到了楊岱的頭頂,凝結成了一個光圈。

 光圈之中隱約能夠看到許多細碎的符文在閃爍著,如同蝌蚪一般。

 這些蝌蚪般的字符在光圈裡沉浮不定,不斷變幻形態,每當有一枚蝌蚪字符組成新的形狀,就會有一股奇異的力量融入其中,使其變得更加複雜,顏色更濃。

 傳說玉樓金闕感應經裡有大道法理蘊含在其中,只要領悟了其中的法理,就能踏入天人合一之境。

 只是玉樓金闕感應經是仙家秘典,想要參透它的奧妙,絕非易事。

 楊岱雙目微閉神存玄關,一呼一吸循環身內身外的天地,開始修行感悟起來。

 日升日降,潮漲潮落,風雲變幻,冷暖交替……

 眨眼之間,已過去五年之久。

 楊岱並非不理身外事,相反,他對於外界的變化一直都知曉的清楚,不論是電閃雷鳴還是風雨交加,他都在感受其中變化,揣摩著其中的規律。

 甚至在某些時候,他還會親臨其境,親自感受這種自然的變化,從而更加深切的體悟天地的變化。

 但楊岱又好似極為遲鈍,對一切變化的都毫無反應,不論是風雨雷霆,還是冰火寒暑。

 他都沒有任何動靜,如同一隻慢吞吞的蝸牛,緩緩前行著。

 這五年之中,楊岱的道境沒什麼增長,只是身體中的道韻卻呈風輕雲淡的恬靜之意,與天地契合,不顯突兀。

 四時變換,到了庚子年春,也就是楊岱靜坐的第七年,百里之外正有一場風暴席捲過來。

 一般而言,漁船並不會出太遠的外海去捕魚,一方面是太過危險,還有一方面就是

 風暴的速度極快,漁民根本來不及逃跑。

 所以在海上遇到風暴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躲避不及,要麼就會被淹死,要麼就會被颳走,運氣差點兒的還會迷失在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