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小姨子 作品

第八十六章 2023年娛樂圈第一醜聞爆發!(2,求自動訂閱)

 陳凱這個人,其實很有意思。

 他屬於是大院子弟,雖然京圈的大佬裡面沒有他,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那是因為他成名要比那些人更早。

 早些年,陳凱是跟鄭小龍他們這些人玩在一起的。

 至於什麼汪朔、葉經這些人,只能算是小老弟。

 因為父親是知名導演,從小家境優越的陳凱,大學畢業之後就留在了燕京,沒兩年就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同時期他的老同學,國師章藝謀和顧長衛,都還在老老實實的當攝影師。

 要知道。

 導演可是整個娛樂圈裡面最難出頭的職業。

 很多人都奇怪,有時候某某導演都已經四十多歲了,為什麼還被稱為青年導演。

 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導演最不容易出人頭地,很多人可能大學畢業二十多歲,一直到四十出頭才有機會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長篇電影。

 這不是開玩笑,而是事實。

 電影學院雖然開設的專業千奇百怪,但是要說起來,最容易找到工作、接到活兒的,其實還真不是在外行人看來風生水起的表演系,反而是影視文學專業。

 說白了。

 就是編劇系。

 當然了,不是當什麼大製作的編劇,而是給人當槍手,做幕後。

 學表演的,尤其是電影學院裡面學表演的,不管是帝國電影學院,還是中戲又或者是盛海電影學院,那都是千軍萬馬裡篩選出來的。

 基本上每年都能出幾個明星學生,外加十個到二十個各個劇組打醬油的小演員。

 熬來熬去,到最後指不定還能翻個花,混個老戲骨的稱呼之類的。

 但還有那麼一部分,或者說大多數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好像大浪淘沙似的,被直接淘汰出局了“九九七”。

 改行嫁人,或者做生意,或者考編等等。

 但哪怕是還在這個行業裡面討生活的,其實也不容易,各個劇組裡混著,等著自己的那一個機會而已。

 說起來容易,哪有那麼容易紅啊!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憑著《狂飆大火的張松文,整整十幾年的無名期,不是一般人能熬住的。

 想想看,十幾年的時間裡,雖然賺了一些錢,但卻連套房子都買不起,窮困潦倒的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

 說實話,這樣的日子,很多人其實承受不住。

 畢竟對於演員來說,當明星是他們的夢想,可這種無名期的煎熬,太難受了。

 相比之下。

 編劇卻不一樣。

 因為背靠專業院校的名號,首先在專業能力方面,人家外面的製作人導演很是信得過。

 而且在校生價格又便宜,挑大樑的活兒輪不著,但給那些有署名權的大編劇當個槍手什麼的,這一類的活兒還真是不少。

 當然,活兒幹完了,到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沒拿到錢的,也不稀罕。

 只要對方不怕臭了名聲,你拿人家也沒什麼好辦法。

 畢竟窮學生一個,跟那些早已經在社會上面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江湖比起來,論資歷論人脈論不要臉,都不如人家。

 再說了。

 想要從一個新人編劇熬到有署名權的那個級別,也不是容易的事兒,機會、才華缺一不可。

 但是。

 這兩個專業其實都還算幸福的。

 真正最難最熬人最不容易的,首先是導演系,然後就是攝影系。

 之所以說這兩個專業難熬,很大程度上,因為兩個專業是相通的,很多的大導演,諸如國師、顧長衛都是攝影系畢業。

 而之所以說導演和攝影專業難出頭,那也是有原因的。

 以導演為例子,一個劇組只需要一個導演。

 大夏國跟人家國外還不一樣,那邊是監製掌握話語權,導演只負責拍戲,演員演戲,編劇寫劇本,劇本寫好了,任何人不能胡亂改動。

 可國內不一樣。

 國內這邊是導演導演中心制。

 說白了,導演一個人手裡掌握著一部戲的成敗!

 投資動輒幾千萬上億,只要賠了那就是吐血的影視劇製作,誰敢放心把那麼大一攤子交到一個沒經驗沒資歷沒成績的新人導演手上?

 可問題在於,如果一直拿不到機會的話,資歷和經驗這玩意去哪兒積累?

 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都像姜聞那樣,頭一回當導演就能拍出好看的電影來。

 死循環!

 怎麼辦?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熬。

 咬著牙,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去熬資歷,場記,導演助理,副導演,執行導演,製片助理,攝影助理,這些工作都會去做。

 很多導演的個人履歷上面,都有這樣的一筆。

 甚至還有人自己寫劇本,去搶編劇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