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小姨子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一章 連夜向內閣彙報,沈飛的選擇(5,求自動訂閱)

 ????

 ????

 聽到這幾句話,沈飛都要氣炸了。

 這也太可恨了啊!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簡直讓人無語。

 不過。

 他很快就鎮定下來,直接問道:“那徐婉婷這些年在國內,就沒有產業?”

 原因很簡單,沈飛印象裡,這個徐婉婷當年紅的時候,好像很有人氣,經常登陸一些電視臺的晚會之類的,自己好像還在網絡上看到過她唱歌。

 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不在國內置辦產業?

 “確實有。”

 陳大海苦笑道:“所以我才給您打電話,想問問您怎麼辦?根據我那個戰友他們調查,徐婉婷在國內有超過五處房產,都處於出租的狀態當中,畢竟雖然她母親犯法了,但她沒有明確的違法記錄。”

 聽他這麼一說,沈飛頓時陷入了沉默當中。

 他明白陳大海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夠出面,用督導辦的名義干涉這個事情。

 但問題在於,如果沈飛這麼做了,是有越權嫌疑的。

 可轉念一想起那些下崗工人,沈飛又心中不忍。

 他依稀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某一年的春節晚會。

 某個小品演員喊出:“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某個歌手唱起:“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當時的許多南方人可能是笑笑,或者是為工人對祖國的熱愛而感動。

 北方人可能是覺得這兩位是在說笑。

 而大部分東北人都在問候著兩位的全家了。

 據說當時很多人因此關掉了電視,熱淚盈眶。

 老人說分辨下崗職工很容易,看著那些撿菜販子扔掉的爛菜葉回家吃的人,一定是下崗職工。蹲在馬路邊上修自行車烤苞米的人,肯定是下崗職工。

 要是有跳樓的,百分百兩口子都是下崗職工。

 這話說起來是笑談,可仔細想想,那都是殘酷的鮮血。

 下崗主要地點是東北。

 東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成為了大夏重工業的搖籃,當時都是國有企業。

 所以整個東北三省,有大量的職業工人。

 什麼叫職業工人呢?

 比如說我在一個汽車廠工作,我上的學校教會我把汽車輪胎安到汽車上。

 於是我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每十分鐘把一個輪胎安裝到汽車上。

 比如我的工作是做工業油化驗,那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江南某場買來的工業油原料進行檢測,判斷是否合格。

 這就是簡單的概念。

 那職業工人的地位怎麼樣呢?

 按照現在的話講,可以說是經濟適用男,不算大富大貴,但是很有社會地位。

 當然了,當時的條件下即使想有錢都難。

 工人是高福利低收入的,這其實就是國家與工人之前的一個契約。

 我國家保障你衣食住行,但是不會給你很高的工資,你工人給我勞動,創造財富。

 這導致了一個很嚴重的伏筆,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廠子給你提供,吃飯,住宿,娛樂再加上工資低,許多工人沒有存款。

 下崗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沈飛其實原本也不知道,很多年前他以為是工人好吃懶做。

 但後來他才知道,其實並不是這樣。

 當時相當部分下崗的工廠仍然處於盈利狀態,但是此時,國家的政策發生變化,這催生了大量企業變為私有,大量工人下

 崗。

 下崗的後果怎麼樣的。

 國家給工人一筆錢,買斷工人的工齡,一年大概是三百到兩千不等。

 從此工人再與這家你奮鬥一生的企業無關,也意味著國家與這個人無關,工人自謀生路。

 按理說,這個事情是不錯的,畢竟按照工作時間給了一筆工資。

 可問題在於,不少像徐婉婷母親一樣的人在其中上下其手,這筆錢很大程度上,不少人根本沒拿到多少。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其實就是工人們突然被告知:從今天起你所有的知識都不被認可,我們找工作的標準是克林貢語等級和走鋼絲的技巧,會的人可以賺錢,不會的人就只能離開。

 現實就是如此的荒誕!

 上輩子沈飛的父親就是個下崗工人,也經歷了一段很痛苦的日子,不過還好他當時年輕,憑藉自己的

努力,使生活回到了正軌。

 但是不是下崗職工的故事都這麼勵志,很多故事是悲劇收場。

 沈飛理解當時國家的政策,畢竟國家兩個字,概念太大,掩蓋了太多的利益糾葛,對普通人來說生死大事,對國家來說連疥蘚之疾都算不上。

 但沈飛要說的是,這種時代的陣痛,對於很多人而言,是難以忘記的。

 而他更沒有想到,徐婉婷和她的母親,竟然如此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那些人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