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小姨子 作品

第二百零三章 李正國的決定,沈飛又要升官了?(4,求自動訂閱)

 陳大海默然不語。

 他必須要承認,沈飛說的沒錯。

 做到他們這個位置,能夠接觸的東西,其實已經很多了,他們所掌握的信息量,也足夠大。

 窮這個字包含了太多!

 可以是不思進取,可以是天意弄人,可以是缺乏教育,可以是缺少機遇,可以是膽小懦弱,可以是……很多很多,任何人類一切都可以是導致窮的原因。

 往大了說,不只是經濟上的窮而且還有精神上的窮,所以窮病是沒得治的!

 而且這世界上有無數需要藥的人,也有無數買不起藥的人。

 而就算是沈飛,也只能幫他們一點點。

 治得了腎衰竭,但治不了窮病。

 永遠有人買不起藥,而沈飛也不能永遠給他們提供藥物,總有竭力的時候。

 他能做的,就是儘量多幫一個是一個。

 這就是沈飛對陳大海說那句話的意思。

 “說起藥神,沈主任,您覺得那部戲怎麼樣?&“

 陳大海笑著對沈飛問道。

 “一般吧。”

 沈飛歪著頭想了想說道:“在我看來,其實是一部爛片。&“

 “啊?”

 聽到他這句話,陳大海直接愣住了。

 殊不知沈飛說的是心裡話。

 自從寧昊徐山爭的《無人區被大幅度刪減之後,兩人對於電影的拍攝更加註意迎合大眾和官方,《我不是藥神就是應景之作。

 論劇情,三觀不正。

 那部戲把醫藥公司塑造成衣冠楚楚唯利是圖的形象,卻對人家幾一年幾十億的投資隻字不提。不是人命不值錢,是愛心需要付出代價。

 這道理很簡單。

 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沈飛曾經專門查過資料,不說抗癌藥,就一款新的抗生素問世都需要百萬次的試驗。

 這不是誇張的修辭,而是事實。

 換句話說,如果投資得不到回報,那麼還有誰去研發新藥?

 最後受害的依然是普通的病患。

 藥神的主角乾的是走私的勾當,卻被冠以藥神的頭銜,甚至讓沈飛想到了《辛德勒的名單,但是他忘了戰爭和疾病一個是天災一個是**,兩者有本質區別。

 印國不尊重國際衛生法,用廉價仿製藥代替進口藥的行為本來就不對,你還去買藥就是助紂為虐。

 但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我不是藥神是個好電影?

 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一個代入感的問題。

 病人是大愛無疆的老年神父,是正義感爆棚的農村青年,是美麗勇敢的單親媽媽,是關愛家庭的老實爸爸,這樣的人設是導演的聰明之處,得病的都是好人都是可憐人,所以看客們為他們揪心為他們捉急。

 但是冷靜想一下,這個世界不是誰有病就是誰有理。

 主角問自己的小舅子:“他才二十歲!他想活著有什麼罪?”

 沈飛的答案,是一個人想活著當然沒有罪,但是走私就是有罪,拒捕也是罪,駕車逃逸還撞到別人的車就是罪。

 幹著違法的事情居然理直氣壯,就因為站在了人命關天的道德制高點,不可笑麼?

 因為想活著就走私藥品,那因為想吃飯,是不是也可以坑蒙拐騙,殺人放火?

 當前大夏觀眾不喜歡的幾種人物形象,這部電影基本湊齊了。

 醫院的醫生冷漠傲慢,警局的局長強勢霸道,這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受了委屈而投射在熒屏的形象,這樣可以勾起共鳴罷了。

 單親媽媽去跳鋼管舞掙錢給孩子治病,聽起來挺可憐的,但是那是她自己的選擇,沒人逼她,她自己看不起這個職業,當男招待為了錢也上臺跳舞時,她報復性地喊著“脫脫脫”,卻忘了自己也變成了猥瑣的看客。

 這不是揚眉吐氣,是在嘲笑曾經的自己!

 . an. c〇

 其實大夏人口太多,病人對醫藥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世界製藥五十強裡面沒有一家大夏公司,東瀛倒是有好幾家。

 大夏的醫藥行業通病有兩個,第一,我雖然不肯花心思製造新藥,但是我會得到你們國外的進口許可和仿製權限,這樣節約時間精力來錢快。

 第二,我雖然不會製造新藥,但是中成藥我就敢一個勁的弄,反正大夏老百姓都覺得中藥治本副作用小,而且還不用經過米國那邊的臨床試驗就敢上市,而大夏人在藥物的副作用藥動學等等都不明確的情況下就敢吃,你敢吃我就敢做!

 很離譜,沈飛甚至覺得很無語。

 不過沈飛也明白,大夏當下需要這樣一部電影,每次上面會議,就不受人待見的兩個部門就是衛生和民政兩個部門。

 因為別的部門都是賺錢,這兩個賠錢!

 大夏人諱疾忌醫從扁鵲見蔡桓公就已經開始體現,大夏人當前

怕得病,怕做檢查,怕打針吃藥,更怕醫保不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