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小姨子 作品

第三百三十四章 虛假廣告的問題(1,求自動訂閱)

 網友們的讚譽,沈飛自然是能夠看到的。

 但他卻沒有在意這件事。

 本身自己做事,也不是為了得到網友們的稱讚,他只是覺得身為督導辦的負責人,應該這麼做而已。

 此時此刻的沈飛,正在看一份李英傑交給自己的報告。

 “這個郭英,一直以來都喜歡用虛假廣告做宣傳,他的產品,都是這樣搞起來的。”

 李英傑對沈飛認真的說道。

 按照他的說法,郭英號稱商業鬼才,雖然這個人的名字對於大部分人很陌生,但是提起他旗下的產品,卻是街邊巷尾人盡皆知。

 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手機.…...

 這些產品,即使很多人沒有用過,但周圍也一定有人用過。

 而這些產品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以說是時代的眼淚,畢竟事後已經證明了,這玩意純粹就是智商稅。

 而他們背後的推手郭英,就是那個把很多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人。

 郭英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在他上面有四個兄弟姐妹。

 身為老么的他,卻並沒有享受到特別的“偏愛”。

 郭英的家庭是傳統上的“一工一農”。

 父親是非常典型的大男子,在家裡絕對是說一不二,對兒子的要求十分嚴厲,小到考試,大到各種比賽,只要有競爭,就必須拿第一。

 郭英就是這麼被嚇著長大的。

 高中畢業後,郭英按部就班地考入了西華師範學院,緊接著順理成章地被分到學校,成了一名老師,同時憑藉在學校中的優異表現當上了班主任。

 而郭英的商業頭腦從這時就有了,他明白,一個月一百五十塊的工資,不足以支撐他對這份工作的喜歡。

 於是,他便大膽地放棄了這個鐵飯碗,決定棄文從商,並且斷了自己的後路,暗下決心:“幹不好,絕不回來!”

 九五年,郭英來到了津門。

 過慣了規矩日子的郭英對眼前陌生的一切感到極不適應。

 當初,他頭腦一熱只想到要賺錢,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屬實有點大,這個錢怎麼賺呢?

 郭英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公司,公司讓他去接替津門辦事處的經理,工資是三百五十元,這可比在學校教書的工資漲了一番,郭英高興壞了。

 最初,該產品在當時津門地區的銷售額是七千塊錢,郭英接手時,不到十個客戶。

 他知道,要想賺錢,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得繼續往外鋪攤子。

 整整五個月的時間裡,郭英每天不分晝夜地工作,銷售額終於漲了一萬元。

 但是,這個點沒想到成了巔峰,隨後,便以不可逆轉的趨勢下跌。

 貨賣不出去,銷售額開始下降。

 郭英不是一個拿死工資的人,心想:壞了,得找些新的法子了。

 他細心地觀察到,周圍做產品的人,大家都在做廣告。

 營銷的火苗在不知不覺中被默默點燃,殊不知,這把火燃起來就滅不了了。

 郭英認真考慮了一下,在電視或者報紙上刊登廣告,是大勢所趨,但是並不適合他們。

 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太貴了。

 他打聽了廣告費,最少一兩萬。

 公司一個月銷售額只有一萬七,要拿出兩萬打廣告,簡直無稽之談。

 如何在省錢的同時還能達到廣告的效果?

 郭英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旁邊的收音機蹦出了一則廣告,讓他靈光突現。

 郭英想,在電臺打廣告,一則兩千元,既便宜,宣傳面又廣,並且投電臺廣告的人少,出現頻率高,是目前的上上之選。

 報給公司後,等了一個月,審批才拿下來,之後郭英便迫不及待地跑去電臺投了廣告。

 事實證明,郭英的這個鬼點子效果驚人。

 辛辛苦苦跑了五個月,月銷售額才漲了一萬,而一次廣告,第一天銷售額就兩三萬,遠遠超過了一個月的銷售額。

 在隨後幾天,雖然外面瓢潑大雨,整個商場都冷冷清清的,但是他們的店面前卻排得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