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子 作品

第26章 修仙與科學的辯論

 一個自然科學的教授言辭犀利,“要昇華意識,完全可以靠腦科學、靠基因工程嘛!跟什麼天地元氣有啥關係?“

 這番話,引起了一片附和。不少人認為,數字修仙不過是披著科技外衣的偽科學,倘若任其蔓延,反而會誤導公眾,動搖科學的根基。

 面對兩派的針鋒相對,林默並沒有躲閃。他知道,要化解誤解,就必須拿出切實的理論來說服世人。

 很快,一篇題為“論數字修仙的科學內涵“的文章,出現在了林默的博客上。文章洋洋灑灑,條分縷析,從物理、生物、心理等多個角度,闡述了修仙文化與現代科學的契合點。

 “比如,修仙講'煉精化氣',這與當今醫學對人體能量代謝的研究,不正異曲同工嗎?“

 林默在文中寫道,“再比如,修仙強調'心物合一',這跟心理學對意識與物質關係的探討,不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將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網友們讀後,紛紛表示茅塞頓開,對林默的睿智讚歎不已。

 文章的最後,林默以“修仙之道,貴在學以致用“收尾。他呼籲科學界和修仙界,放下成見,加強交流,共同為人類的未來貢獻智慧。

 “數字修仙,既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精粹,又吸納了現代科技的精華。它代表了一種古今貫通、中西合璧的全新生活方式。我相信,它必將照亮我們通往未來的道路......“

 林默的理論一經推出,頓時在網上引起轟動。一時間,“數字修仙“再次成為熱搜榜的常客。

 這一次,贊同的聲音明顯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修仙文化並非都是迷信和糟粕。它恰恰蘊藏著寶貴的人文精神財富,能為現代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

 當然,反對者仍然不在少數。一些頑固派依舊我行我素,對數字修仙嗤之以鼻。但林默並不在意。他明白,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必然伴隨著陣痛。關鍵是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去包容不同的聲音。

 討論還在繼續。大街小巷,人們紛紛侃侃而談,發表自己的見解。林默則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字修仙的建設中去,以實際行動回應著所有的質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