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晚 作品

第二十三章 情愫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

蘇錦獨自坐在鞦韆架子上有一搭沒一搭的晃,望著滿園子深綠髮呆,鬱鬱蔥蔥,草木葳蕤。她已經很久沒出府了,也很久沒去學堂了,整個人鬆散了。

她想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著,自打英將軍打了勝仗後,英若男也好久沒來家學了。英將軍的赫赫戰功讓英府裡榮寵加身、風光無限。金錢布帛,田產奴僕,可謂是皇恩浩蕩,一時風頭無二。英若男和她母親、弟弟忙著進宮謝恩和應付各方來賀,他父親帶給英家榮耀可謂至極。姨娘說英若男以後能進宮做娘娘也不一定。可蘇錦知道,若男不要這些,她只要她父親安然無恙的歸來。

元朗哥哥也好久沒見了,眼看要會試,以元朗哥哥才學,拿個頭名不是問題。可這麼多人去考,京城以外的江南富庶之地也有很多才子,元朗哥哥有把握嗎?蘇錦覺得元朗哥哥能中就好,可宋先生對他那麼大的期望,能滿足於考中就好嗎?

父親呢,他總是很忙。也不來看她,以前她去書房找父親,總是纏著他,給他說故事,求他帶她出去。母親去世後,父親消瘦了,她擔心父親勞累,再也不纏著他了。父親就靜靜的把她抱在腿上,拿著她的手,手把手帶她寫字,什麼也不說。她知道,父親和她一樣也想母親了。

姑母也很久沒來了,上次母親的大殮,姑母哭的死去活來。以前母親在的時候,姑母還來說說話,現在母親不在了,姑母同誰說呢?她自己的心事又同誰說呢?

“夜雨瀟湘燈火昏,清明時節鶊聲聞,傷魂最是家千里,淚看高堂少一人。”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她知道這些道理,人生的變幻莫測,滄海桑田。可她接受不了母親就這樣沒了的事實,一個鮮活的、有靈魂的人就這樣瞬間消失了,和泥土一樣融入天地。蘇錦念著這些詩詞,想著想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宋致軒出了一題問策,宋清平苦苦思索,而始終沒能提出更好的策略。為此沉吟至今,卻沒意識到已然踱步到了園子。

宋清平在不在學堂,宋致軒都會給他另外佈置課業,無論寒暑,從不耽擱。宋清平也知道從一開始自己就勢必要付出超然的努力才能滿足父親心中的抱負,礙於父親的威嚴,“君臣父子”聖人的教訓。父親古板保守,少有關懷,甚至於在蘇夫人那兒他才能感受到體貼和溫情。父子倆很少涉及論道以外的討論,父親不認為他除了學業還應該有其他想法,也從來沒問過。他自己也認為自己沒有,謹記古訓,埋首書香瀚海,不問不表達是孝也是順。

可漸漸的他發現了不同,他騙不過自己,他緊張蘇錦的一切。她那樣無邪,眼眸是那樣明亮,沒有活在束縛裡,自由灑脫,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是羨慕的。從搖搖擺擺他們就在一起,牙牙學語時她叫他“哥哥”。他看她一點點長高,粉嫩嫩的小糰子出落成少女樣子,無拘無束的奔跑在春光裡,笑著喊他哥哥。他努力的剋制著心底的念想,他認為那是妄念和邪想,妹妹那樣純的一個人容不得別人肖想。可他看到蘇錦哭時,心裡難過的無以言表。她是那樣柔軟,軟的他心都融化了。他當然知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父親不會多講,他也不問。可現在當他讀到‘寤寐求之’‘輾轉反側’,這些詞彷彿擊中了他的心。他迅速的合上書,閉上眼,不敢思不敢想。他抱過她、背過她,那是合乎禮儀的幫助,於私心裡他甚至不敢看她,他怕“邪惡”的念頭冒出來將他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