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加鹽 作品

第十二章:上原郡

 中州東北,趙國,上原郡。

 郡城西北,有座百丈小山,曰福清山,山上有座遠近聞名的佛門寺廟——福清寺。

 寺廟依山而建,可俯瞰全城,其內亭臺樓閣、屋舍瓦殿繁雜錯立,明瓦連片,能將整個山頭完全遮蓋。遠望之,陽光照耀時金碧輝煌,月輝漫灑則晶瑩聖潔。

 寺內香火旺盛,相傳有佛陀坐鎮。郡內百姓供養虔誠,達官貴族更是敬若神明。除了求子求福,消災彌難外,不少人更是連喪葬嫁娶、宴請慶賀都要邀請福清寺高僧經辦。

 四月初八,福清寺大辦浴佛節,不僅郡內有頭有臉的人蜂擁而至,連帶周邊郡縣,甚至趙國國都的諸多貴人也被吸引而來。

 除了浴佛大禮外,不少人來此,還因為一項神秘且神聖的儀式——點化。

 確切地說,是讀書人點化儀式。

 每三年,郡內所有德行兼備的“飽學”之士匯聚於此,由郡內各大儒推舉唱名,然後由寺廟住持隨緣點化。

 陸君如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作為陸氏家族正房一脈唯一有出息的讀書人,他卡在君子“無為境”,已經整整二十年。

 在不少普通人眼裡,讀書人就只是讀書人而已,無非熟讀經書,參加科舉,日後為官做宰云云。

 然而在陸君如這等讀書人看來,他們讀書,跟佛門、道門之修行,毫無二致。

 從“君子”到“儒士”,從“儒士”再到遙不可及的“聖人”,每一步都要邁過知行、止水、無為三大境界,而每一個大境界,還分前、中、後階三小境界。

 儘管這種讀書變化歷時不足千年,卻已在眾多凡俗世家大族、皇親貴胄當中形成了統一且堅定的觀念——

 不念佛,當讀書!

 現如今,除非是走投無路、或者實在活不下去,正常人一般都不會將自家孩子送去道門修仙。

 畢竟,白日飛昇,已經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古老傳說,而道門隕落,卻是肉眼可見的現實。

 陸家在外人看來,依然還是郡內固平縣名義上的第二大家族,可陸君如清楚,族中境況早已一日不如一日。

 一旦這次再次點化失敗,不能成功進階為儒士,縣內擁有三名儒士的第一家族——李家,恐怕便要對他們真正出手了。

 此外,縣內幾大寒族當中,這次也有兩名“無為”君子參與點化。萬一自己失敗,而他們點化成功,陸家甚至會有滅族之危。

 為了這次點化能成功,不僅陸家上下全力支持,陸君如自己在醒悟轉變之後,同樣也下了大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