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漁舟 作品

第24章 好辦法,但不正確

通電,那是早晚的事情,但目前沒有條件造電廠,也沒有人會使用電廠,只能先用基地的了。

尋思期間李斯和馮去疾還要了毛筆跟綢緞,寫下心中所想,至於王賁,則是沒要,好像他從一開始便想出了這批黃金的去路。

就在嬴政全身心投入修改軍制當中時,趙高輕聲的在旁邊提醒道:

“陛下,兩位丞相與通武侯已經思慮完畢了。”

嬴政這才放下軍制,抬頭看向三人。

同時也瞥到了殿外的場景,最開始叫幾人過來的時候是午時,現在都快接近申時了。

三人對視一眼,最後決定王賁先開口,他們兩人做完善。

王賁拱手,很是了當直接。

“陛下,末將的意見是全部用來造基地的武器機械人,只有士卒多了,末世才能夠儘快統一,大秦的地方才能儘快安穩,周邊也能儘快平蕩,到那時,自然也會有更多的黃金。”

嗯,是個好辦法。

但是沒有仔細的考慮當下國情。

現在底層百姓生活的如何嬴政一清二楚,可以前為什麼還要大徵勞役?大肆征伐?

那是他感覺自身壽命不足,但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可以慢慢進行了。

所以這些征討都可以放緩。

王賁這個想法可行,也很簡單。

但不正確。

況且,更多的機械人聽起來很好,但眾多機械人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大秦的士卒將會失去他們的作用。

即便未來會有更多的世界去征討,但征討的主力將會變成什麼?

答案不言而喻,機械人肯定會變為主力。

而且越到後面,就越加依賴。

這絕對不行。

前些日子嬴政之所以沒有決定讓機械人去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就是為了不讓士卒失去他們的作用。

這些士卒絕不能失去作用。

一旦機械人的數量猛增,取締了士卒,安穩是安穩了,可眼下的上升通道卻只剩下了種地,等到後面減少賦稅,那種地這等功勞也基本沒有了,在民智未普及前反而留下了更大的隱患。

對此,嬴政只是點了點頭,繼而看向坐在最左邊的馮去疾。

“右丞相見解如何?可思慮清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