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諸葛亮和劉備的前世今生

 劉備任我為軍師將軍兼管左將軍府事,不小了。他登基後,我是丞相,更不小了。

 我也是盡心盡力,從開府作牧,到法令、科令、軍令,再到治理內政體系構建,稅收田畝,事無鉅細,力求無暇。

 關羽失荊州,張飛被部下所害,劉備不顧反對發起了夷陵之戰。

 朝堂反對開戰的人很多,劉備沒說話,看著我,我也沒說話,看著他。他是不想說,我是不能說。

 他帶走了大部分精銳,我則一如既往地搞好保障。

 仗打輸了,張南、馮習、輔匡、趙融、廖化、傅肜、吳班、陳式、向寵等都死了,這些從荊州一路走來的輕壯派全死了,蜀漢的希望全沒了。

 劉備永安託孤,卻以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來鎮守永安。

 我終於看清楚一切了,我也明白,劉備到死都在算計我。

 追隨劉備後,我雖為將軍,卻從來沒有直接掌兵。他臨終把軍隊交給李嚴,卻令他鎮守永安,這是怕我掌兵啊。

 荊州來的領軍將領,死傷慘重,魏延和我也不親近,馬謖是我心腹,他也交待不要重用。嘴上說我可代阿斗自取之,實際上已經把我拿捏了。

 離開劉備,我是誰?去江東?投曹丕?自立門戶?好像都不行。我也不想一輩子躬耕於南陽啊。

 我終於明白,魚想要活下去,只能拼命掙扎,不化龍就離不開水。

 後來每每想到劉備,印入腦海的居然還是他與我執手相視,言真意切的說“漢室衰微,我想要伸張大義,先生教我啊”。

 很奇怪,我並沒有生氣,也不失望,這個雄主是我選的,冥冥之中有天意。

 但我決定,試著走出一條化龍之路來,從成都走到長安,我要將劉備的牌位放在長安大殿,他應該在那裡,好像上一世,他就是在那裡。

 劉備走了,我好像什麼都沒失去,又好像什麼都失去了。

 我來不及多想,要開始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