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大漢王朝最後的依靠,梟雄與英雄的合體

 亂世人不如太平狗,如果可以,我選擇成為治世之能臣,而不是亂世之奸雄。

 人第一次為自己努力是什麼時候?投胎。選擇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天然的決定著你以後走什麼樣的路。如果你不認命,那就得付出別人百倍的努力,還是不包成功的那種。

 我祖父侍四朝皆為忠,父親貴為太尉,結果呢?換來一句閹宦之後伴我一生。

 祖父有的選嗎?有的選誰願意去當宦官。父親有的選嗎?有的選誰願意給別人當兒子。我有的選嗎?有的選我直接當皇子了。

 沒得選算了,努力去改變就是。

 我在洛陽北都尉任上,就開始改變身上的標籤。

 改變不得盲目,要選准入手點。我棒殺違反宵禁規定的蹇圖,因為他侄子是大宦官,殺了他就是告訴大家,我不是宦官一派的。當然有我祖父在,我還不至於殺個蹇圖就被抱負。

 黨銦之禍後,我又多次替竇武、陳蕃上書求情,為得就是讓士子們知道,我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我只是想讓士丈夫們正眼看我一看,我只是想正常的學,學而仕,仕而治世。

 黃巾起義,拉開了亂世帷幕,大將軍何進更是將這帷幕徹底拉開。

 對付一群宦官,他居然東想西想,又是讓丁原演戲,又是招董卓這種虎狼之師幫忙。事出反常必有妖,最後落得個身首分離。

 何進死就死了,他這種智商今天不死,明天也難辦。可他迎來董卓這隻狼,給大漢朝帶來的災難太大了。

 先廢少帝立獻帝,又把持朝政,屠戮無辜,淫亂皇宮,儼然是想凌駕於皇權之上。

 可笑一群人,拿著大漢的工資,享受著大漢給的榮譽和地位,就知道哭哭啼啼,在董卓的威脅下,居然沒有人敢站出來反抗。靠眼淚和氣憤能解決問題,要我們做什麼?

 我散盡家財,在陳留起兵,用行動呼喚天下英雄共同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共推袁紹於盟主,看起來聲勢浩大。

 董卓焚燒洛陽,把天子劫遷到長安,可這些人還在躊躇而雁行,甚至自相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