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劉曄:如果曹操父子聽我的,羅貫中就寫不出《三國演義》了

 我是劉曄,估計很多人不瞭解我,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出生於公元179年,也就是漢靈帝光和三年,司馬懿和我同年出生,不過我生在淮南壽縣,他在河內溫縣。我是漢室宗親,比劉備要靠譜的多,我祖上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

 荀子說人性本惡,其實我不認同,惡都是有原因的。

 七歲時,母親去世,臨終前交待我和兄長,說家裡有惡僕,將來必定反噬主家。我們記住了,十三歲時,我和兄長趁僕人不備,直接殺了他。

 僕人惡嗎?我也不完全知道,但能讓主母臨死都不放心,肯定是做過些壞事的。我惡嗎?母親遺命,要是都做不到,還有資格談善惡嗎?

 給曹操品評的汝南許劭,在揚州見我,稱我有佐世之才,我應該是有的。

 所以揚州豪強鄭寶自視驍勇果斷,想擄略百姓過江到江南發展,逼我給他出謀劃策。

 亂世肯定要擇主而侍,但明顯鄭寶不是這個主,怎麼辦?當我們遇到困難和考驗時,躲沒用的,哪怕一手爛牌,也要打出王炸效果,才能掌握主動。

 曹操的使者就是我的牌。我以使者之名,讓鄭寶前來迎接,他自然是不敢不來。為表尊重,我和鄭寶在中門內吃飯,他的部屬安置在中門外,對付這種人我只有一刀。我又假傳曹操之令,孤身前往他的軍營鎮服他的部眾,收服千人。

 狐假虎威並不都是貶義,只要我們用對地方,起到正面的作用,那就很好。

 都說人貴自知,之所以貴,是因為難,但做難事更有所得。

 收服的這批人,知道我出身皇族,亂世中想我帶著他們求一線生機,但我不能同意,亂世擁兵是好事,但也可能是殺身的大事,我是佐世之才,不是統兵之將,所以將他們都委託給了廬江太守劉勳。劉勳就是那個不聽我勸,被孫策欺騙丟了廬江的人,但我不怪他,畢竟他帶著我到了曹操帳下。

 勸曹奪蜀

 人不是因為完美所以彰顯魅力,比如坐在主案上的那個人,曹操。這個人身材矮小,長的並無威儀可言,每次話說到高興處要麼拍案而起,要麼笑得鬍子眉毛都沾滿湯汁,還特別愛捉弄人。但他就讓我覺得親近,也讓很多人覺得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