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劉邦到底做了什麼,明明是個小混混卻能成為千古一帝

 39歲的秦始皇一統六國,覺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稱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也叫著“始皇帝”。

 在這一年,從外黃回到老家的劉邦,混了個泗水亭長噹噹,開始在沛縣吃喝玩樂的快意生活。

 秦始皇不會想到,這個小混混一樣的底層小吏會是大秦王朝的掘墓人,更是繼他之後,最偉大的皇帝之一,開創了大漢四百年的天下。如果知道,他可能會問,這個人憑什麼?

 劉邦憑什麼呢?我們不簡單的去回答,回顧一下他的一生,自己得出答案。

 劉邦出身簡單,也不簡單。他就是個農民家的孩子,屬於自由民,就是有自己家的地,但也不多。但他祖上也闊氣過,人家是堯帝的後代,他爺爺也是當過縣令的人,但趕上戰國末期,寶貴沒能延續到他手上。

 劉邦應該是知道祖上光輝歷史的,知道要讀書,從他後面寫的《大風歌》來看,學的還不賴,讀過書的人自然看不上種地,他也覺得自己不會是個種地人。

 他相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稍微條件允許點,就出去混經驗去了。

 劉邦想的是跟信陵君混,但信陵君沒堅持到這天,早就死了。所以劉邦投靠了信陵君的小弟張耳,劉邦命硬,張耳收了他沒幾個月,秦始皇就把魏國滅了,張耳成了通緝犯。

 劉邦第一次拜碼頭,失敗了。他回老家沛縣,沒多久又趕上秦始皇把楚國滅了。這次劉邦學聰明瞭,哪裡都不去了,就在老家混,憑著讀書的功底,好歹混了個亭長。這亭長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和鄉鎮人伍部部長的合體,說明劉邦做人是可以的。

 劉邦當亭長,還是很稱職的,他口才好,很多問題一張嘴就解決了,更關鍵的是他交際能力是真強,全縣上下,就沒有他不熟的。能交朋友,願意交朋友,會交朋友,是人最大的財富之一,這筆財富讓劉邦受益終身。

 劉邦有沒有野心呢?還是有的,有一次劉邦遇到出巡的秦始皇,說話句真心話,男人就該這樣。他是男人嗎?肯定是,他想當皇帝嗎?肯定想。劉邦好色,好酒,好賭,這種人慾望很強,權力慾也是欲。

 劉邦命運真正的轉折點不是起兵,是娶了呂雉當老婆,好女人旺夫,呂雉是好女人中的極品。

 都說劉邦能娶到呂雉是因為呂老太爺相面厲害,一眼看中劉邦的帝王之相,這是扯蛋的,他要真看人準,就該把呂家人都看一遍。

 劉邦長的不賴,為人灑脫,交朋結友的,在沛縣人脈很廣,而且他又是久經花場的人,這種人能差嗎?搞定呂雉還是可以的。沒看她妹妹呂嬃後面都嫁給樊噲嘛。

 得到呂家的支持,劉邦至少生活寬裕了,對他的幫助和改變很大,後來劉邦得天下,為什麼呂雉能那麼牛,光靠皇后的身份?不夠的。靠的是整個呂家,以及姻親對劉邦的幫助。

 有人說秦法嚴苛,其實秦法並不算嚴苛,只是執行力很強,法制大於人制。劉邦在這種背景下,敢於私自放走驪山徒役,說明秦的統治力出現了問題,更說明劉邦看準形勢了,他的眼光很厲害。

 光眼光厲害不夠,有很多人看得到問題,但是把握不了機遇,因為缺乏行動力,劉邦不缺。

 他不是盲目的放人走,也不是盲目的躲起來,他在一步步設局,重新打造人設。一個混混,再努力也就是大混混,沒用。

 劉邦的新人設可不簡單,赤帝之子!傳出來喝醉酒把白帝之子斬了,喝醉酒身上負有龍氣,可能喝醉了身邊人也容易產生錯覺。更絕的是,呂雉根據劉邦身上的雲氣,每次都能準確定位躲在芒碭山的劉邦,比現在導航還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