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羊祜,明明可以靠關係上位,他卻選擇了靠才華

 我和徐胤各自帶人攻打江陵和建平,目的就是把更多的孫吳軍隊吸引過來。荊州刺史楊肇則實際負責去西陵救援步闡。

 陸抗並沒有讓我如願,他選擇破壞江陵以北的道路,阻滯我運糧送草,眼看著江陵城就在眼前,我卻無能為力。

 楊肇帶著人本想把步闡接出來,結果兵力不夠,沒打過陸抗,西陵城破,步闡被抓住,一家老小全部被殺。

 這一戰主要責任在我,錯誤的估計了敵情,小瞧了陸抗,我也被貶為平南將軍。

 失敗不是壞事,西陵之敗讓我認識到,孫吳不是現在打一架就能解決的,只有一邊蠶食邊境,一邊彰顯仁德,同樣的發展速度,以我們的體量,對吳的優勢只會越來越明顯。

 我佔據石城以西的地方,構築城池,實施寬厚的政策,讓吳人心裡嚮往我們的生活,以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我廣佈恩惠,不論是吳國將領還是普通百姓,打一棒子多給點糖,哪怕開戰也是提前講清時間,逐步瓦解吳人心理防線。

 我結交陸抗,以君子之禮待他,一來爭取和平的發展機遇,二來讓孫皓猜忌他。

 只要時機一到,梁、益兩州軍隊水陸並進,荊楚軍隊進江陵,豫州軍隊進夏口,其他軍隊並出,吳將防線混亂。這時巴、漢軍隊順流而下,直搗空虛腹地,一處陷落則全境震動。以孫皓的殘暴,孫吳死守之人極少,投降之人必多,一戰可定。

 我舉薦王濬為監益州諸軍事,加龍驤將軍,讓他在上游安心練兵,只有以水軍對水軍,才是解決孫吳的關鍵。

 陸抗死了,我知道滅吳的時機到了,可惜賈充、荀勖等人百般阻撓。

 武帝對我恩寵有加,各類封賞始終不斷,可名利都不是我要的,天下歸一才是。

 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若杜預、張華、王濬等人能承我遺志,則晉必一統,如若不然則大勢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