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吳起,不一樣的選擇才有不一樣的人生

 男人到底應該怎麼度過自己的一生?快意恩仇?恣意妄為?碌碌無為?還是別的什麼?

 我選擇為天下先!當然這種選擇也是被逼的。

 二十歲前我不這麼想的。家裡有個小礦,錢對我來說只是個數字,所以我想找個穩定的正式工作,有面子不說,還能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惜東找關係西找人,萬金散盡,換不來個鐵飯碗。

 沒有出生不行,沒有人脈不行,沒有真本事更不行。

 面對鄉里的那些嘲笑和戲弄,我下了狠手,幹掉了那些嘲笑我的人,所以說做人最好低調點,也別欺負老實人。

 我去魯國追隨先生曾申,不成卿相我絕不回家,男人就是要狠,對別人,對自己都一樣。

 曾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先生授我《左傳》,是要我民本、崇禮、崇霸,但我以為以民為本,禮法並行,霸而不黷。

 母親說,孝不拘於形,忠不限於人,俯仰之間頂天立地才是忠孝。

 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女人,母親肯定是我成功路上的那個女人。

 母親去世,我沒有回家守孝,那種愚孝有什麼意義?把事情做好,做母親真正希望的,才是真孝。可是先生並不認同,儒家不允許我這種人存在,所以我被趕出師門,轉投兵家。

 對了,我叫吳起,衛國人。

 在魯國幾年,人人都知道有個叫吳起還不錯,我轉投兵家之後,就拜季孫氏為主,希望能有番作為。

 齊國出兵打魯國,在我看來,這就是給我刷聲望值的機會。

 可惜在我大敗齊軍之後,聲望帶來的不是鮮花和掌聲,是封辭退信!

 時局難料,後來主公季孫氏亡,我也離開了魯國,想想應該是廟小容不下我這尊大佛。

 遇見魏文侯算是我幸,也是不幸,如果說我給魏國帶來了強盛,那也是他先成全了吳起。

 從三家分晉的格局形成,魏文侯就展露出凌厲的一面,雖然是文侯,但行的都是武事。

 不斷壓縮秦國的戰略縱深,把秦往裡擠,是魏文侯的無奈之舉,魏所處的位置太尷尬了,四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