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一代兵仙韓信,性格決定命運的代言人

 性格決定命運,從我承受跨下之辱開始,死亡就已註定,亂世不敢死就得死。

 年輕的我,懷揣著夢想,我覺得也懷揣著一肚子的本事,不過沒用。出身不好,家境貧寒,也做不出來什麼為世人稱道的大事,但我寧可懷揣著,也不低價出售,孔子說待價而沽。

 雖然經常連飯都吃不上,可這又怎樣?連續幾個月在別人家蹭飯,連續幾十天吃洗衣大娘的飯,蹭飯吃不丟人,沒有夢想才丟人。

 為了夢想,我可以忍,忍胯下之辱,忍一街人的笑話,忍母親去世的無奈。

 我不衝動,因為沒有我,世界該少了多少顏色。

 亂世來了,我滿懷期待投奔項梁,可直到他死,我還只是我,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鴻溝就那麼橫在中間。

 我是個領導者,你非要我當個辦事員,怎麼可能有成績,難道要我自己拼死殺敵?

 項羽太強,所以不重用人。雖然讓我做郎中,但只是吃飯的郎中,我的建議他從來不聽。

 領導個人素質強,是不是好事?肯定是的。但如果定位不準,把帶頭大哥不當大哥,始終當個馬仔,自己累死就算逑,下面人還長不大,肯定不是好事。

 再去投劉邦,想著他弱一點,應該更有我的平臺,結果人家覺得身邊人才濟濟,對於我這個外來戶,也不熱情。我成了個管倉庫的,要不是夏侯嬰搭救,我都被斬了。

 後來當個治粟都尉,管錢管糧,看起來有進步,可說到底和我要的沒半毛錢關係,所以我又要走了。

 蕭何以國士待我,讓劉邦拜我為大將軍,劉邦聽了。不管劉邦是相信蕭何,還是覺得我可以一試,就衝著他這魄力和知遇之恩,我跟定他了。

 當然我也知道那些沛縣一路走來的人,是不喜歡我,甚至排斥我的,可這又怎麼,我習慣了。

 項羽匹夫之勇不能用人,婦人之仁不能賞人,失信天下不能服人,既然我開始掌兵,那天下就不會姓項。

 一腔孤勇與誰說,誰了也白說,項羽的性格註定他得一個孤字,這種人能有什麼可怕的?

 我建議漢軍出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章邯平三秦,降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卬,聯合齊王田榮、趙王歇,趁著項羽不在家,攻入他的老巢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