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武則天:千古第一女帝,文治武功的典範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都是人,除了姓別,又有什麼不同呢?一句“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就要把女人關進籠子裡嗎?我武曌不同意。

沒有父親,就沒有我的未來。父親叫武士彠,字信,就是他讓武家從商賈之家變成士族。

亂世之中,父親力推李淵起事,併為其提供軍需與資金。因“首參起義”有功獲封太原郡公,擔任禁軍要職,後被提升為工部尚書,封應國公,先後任揚州府長史,利州、荊州都督。

最關鍵的是,儘管父親去世了,但他的影響力還在,14歲的我還是得到機會進宮,成了太宗的才人。

都說一入宮廷深似海,我不這麼想,能在太宗身邊,又有什麼好自怨自艾的呢。

年輕人都會犯錯,我也一樣,鋒芒畢露,犯錯就要付出代價。如果是男人,應該會被稱銳氣十足,在我身上就是隱禍。

太宗有匹好馬叫獅子驄,肥壯任性,沒有人能馴服它。我對他說:”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用鐵鞭抽打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太宗聽後,誇讚我的志氣。

後來我才意識到,誇只是一種行為,並不代表內心感受,特別是上位者的誇獎。我再也沒得到他的寵愛,做了十二年的才人,說直白點就是當廢物一樣養了起來。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就算是太宗皇上也不行,所以我找到了還是太子的李治。

太宗駕崩,我和一群無依無靠的嬪妃被髮配到感業寺為尼,我還得感謝不是殉葬。

父親去世後,母親帶著我們姐妹三人,受盡冷眼欺凌,好不容易入宮為妃,最後卻落得個青燈古佛木魚為伴,我要改變,我的命運再也不能讓他人左右。

機會來了。

第二年,已經登基為帝的李治來感業寺上香。女人要懂得服軟,要激發男人的保護欲,特別是李治這樣的男人。所以我讓他看到一個梨花帶雨日夜思念他的我,讓他知道春風再度入玉門,玉門風景依舊。

搞定李治還不夠,還有王皇后,一個失意的女人。失意就會瘋狂,瘋狂就有漏洞,所以我答應當她的刀,對付蕭淑妃的刀,以此換來重回皇宮的機會。

得到就要付出,很公平。但回來了,我就住下不走了。

不出意外蕭淑妃在我們聯手下倒了,這是我對王皇后的承諾,也是我對自己的。

我要展現自己的價值,不然我也可能是下一個蕭淑妃,這個價值就在於穩固皇權,在於讓李治離不開我。

從六鎮起義開始,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和一個叫武川的地方密不可分,一個新興的鮮卑關隴集團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李家是關隴集團的代表,但不是唯一。太宗的駕崩讓長孫無忌、于志寧等鮮卑貴族權力更盛,面對這些功臣的咄咄逼人,李治怕了,他性格中軟弱的一面暴露無疑。

當皇后的刀不如當皇帝的刀,這刀是要砍向皇后,砍向皇后身後的勢力,砍向皇權集中路上的所有阻礙。

拿皇后開刀,就是試探關隴集團,最好是讓他們跳起來。果然一聽要廢后,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堅決反對,一說要立我為一品宸妃,宰相韓瑗和來濟也是堅決反對。

王皇后反過來聯合蕭淑妃,外加這些權臣,想要扳倒我,可他們忘了,我生下皇子,已經成了半個握刀人了。

千不該萬不該,王皇后不該殺我女兒,這是我和李治的女兒,殺了容易,後果很嚴重,李治廢后之心已經很堅定了。

我們一邊團結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一邊從內部瓦解他們。隨著英國公李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我登上皇后寶座,而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宰相褚遂良外貶。

權力之爭從來都是血淋淋的,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先後削職免官,貶出京師,王皇后和蕭淑妃也被賜死。

李治是個好皇帝嗎?是的。但和太宗比,差太多了。

十二年的才人生活不是一無所獲,相反收穫頗豐,因為我知道了太宗如何治國。

李治身體不好,朝事多交由我打理,而我主要做了三件事,重農輕稅,選拔人才,維護女權,這個過程是曲折的,但是結果不錯。

李治死了,臨終前將皇位傳給李顯,由我監國。

兒子大了不由娘,李顯想依靠外戚掌權,可他哪裡知道把大唐帶向何處。所以皇帝就只能換成李旦了,反正都是我兒子。

更大的反抗還在後面,徐敬業反,琅邪王李衝反,越王李貞反,這江山讓你們坐,能坐穩嗎?大唐只要一個聲音,既然不聽話,就多殺一點,殺到沒人坑聲為止。

如果因為我是女人,就要這樣反我,那我就讓你們知道,女人能做的,你們做不到!

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我改名武曌,要這天上日月同光。我改唐為周,改元天授,以洛陽為神都,成為聖神皇帝。

按自己的想法,接下太宗的傳承,打造一個盛世強國,也是件很酷的事情。

改革科舉,加大貢舉,增設武舉,新增士族,打擊舊勳;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勸農桑,薄賦役,重文教,與民休息;平突厥,打吐蕃,契丹攻,設安西都護府,穩定邊關。

男人當皇帝后宮佳麗三千,我當皇帝,至少面首不能缺吧。

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我慢慢老了,很多人已經記不清了。

正因為老了,難免讓有的人鑽了空子,也讓更多的人失瞭望。

神龍之變,我傳位李顯,武周和李唐有什麼區別呢?大唐皇帝,兩個是我老公,其他的是我子孫,改武周為李唐,無非是早晚的事情。

這一生該怎麼說呢?萬千文字中有哪些配的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