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蝸牛 作品

第七章:君臣義,張稚叔一讓上黨

 夾在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夾縫中,如果只是貪圖享樂而不奮發努力,積蓄實力參與到逐鹿天下中去,劉辯還真就不如這樣在洛陽城等死算了。

 “張公,今辯新到上黨,已是多有麻煩了,待得過些時日,辯想尋得一個小縣,前去管理,一則為張公分擔些政事,為治下百姓謀福,二來孤也需要學習一些施政的經驗,日後也好為大漢天下多多出力,不知張公是否應允。”來到長子城已經好幾天了,算上路上的行程,此刻已是十月末,再有兩月有餘,諸侯會盟討董的大劇就要拉開序幕,劉辯可沒有時間再浪費下去了。

 “殿下折煞臣矣,豈敢牢殿下為楊分憂。既然殿下已有此意,楊自然從命,只是不知殿下欲往何處,楊好教人即刻準備。”

 “張公可否差人取來輿圖?”

 不多時,自有下人聽得張楊命令取來輿圖,劉辯領著眾人率先在輿圖上查看起來。

 上黨郡位於太行山脈和太嶽山脈之間,多山地,僅有郡治長子城周邊一帶的長治盆地適合耕種居住,濁漳河從中貫穿而過,孕育了長治盆地內的萬千生靈。此時的上黨郡下轄壺關、潞、屯留、長子、泫氏、高都、襄垣、銅鞮、涅、陭氏、谷遠、陽阿12縣,這些縣城裡,無疑長子和壺關的地理位置是最有優勢的。

 長子為郡治所在,地形平整,人口充足,戰爭潛力相對來說是最大的,而壺關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扼守太行入冀州的咽喉。但劉辯明白,這兩處地方現在想要拿下是不合適的。

 退而求其次,屯留、泫氏、高都、襄垣、銅鞮等縣都是不錯的去處。一番查看和思索,劉辯下定了決心:“張公,以辯之見,不若辯率部駐屯於襄垣縣吧,還請張公應允?”

 張揚來到上黨已有一些時日,自然對上黨諸縣的地形瞭然於胸,聽得劉辯的決定,自然應允:“如此甚好,此去襄垣也不過百十里路程,彼此也可以護衛倚照。”

 於是,眾人一番計議停當,在劉辯的堅持下決定翌日率部前往襄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