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73 章


 三年後,暮春。

 正是冬小麥剛剛過了抽穗期,到達揚花結籽的時節,田野裡,麥穗密集齊整。

 清風拂來,他們搖曳著,一個個精神抖擻,宛若活潑俏皮的孩子向所有人炫耀自己茁壯高挺的身軀。

 劉據與劉徹走在鄉間小道上,放眼望去,盡是綠油油一片。還未成熟的麥穗是綠的,道旁的樹木也是綠的。田埂裡,還可見三兩農夫忙忙碌碌。

 劉據伸手捻起田邊離自己最近的一顆麥穗瞧了瞧,笑著同旁邊的農夫道:“這些麥子可是你種的?長得真好,再過兩月便可成熟,必定顆顆飽滿,迎來豐收。”

 “借小郎君吉言。瞧這長勢,如果沒有意外,確實該是豐收。”農夫憨笑,“小郎君還懂這個呢?”

 雖不知眼前一行人的身份,但觀其衣著華貴,牽有馬匹,還帶著貼身侍從,便知不是普通人家,當是出身貴族。此等貴人,少有懂農事的。怎不讓人訝異?

 劉據點頭:“略懂一些。阿父很重視農事,每年都會自己耕耘嘗試。家中產業多,也額外給了我一些弄田,供我偶爾閒暇伺弄。”

 農夫訝異,看看劉據,又看看劉徹,十分驚詫。這跟他所想所知的貴族可真是大不相同。

 劉據又指向目所能及的諸多麥田:“這些都是你們村的嗎?”

 “是。前些年並沒有這麼多。那時我們村在整個邑縣都稱得上窮。我們能有今日,多虧了陛下與太子。”

 說到此,農夫語氣激動,萬分感慨。

 劉徹劉據眉毛一挑,劉據笑著道:“這話怎麼說?”

 “小郎君有所不知,從前我們村雖然臨近水源,但水位太低,水流更是湍急,取水不便。偏偏無論農田與日常都需許多水。

 “我們只能用水桶一桶桶挑上來,費時費力不說,取水量也有限。是太子殿下做出水車,陛下令官府出錢出力,為我們挖溝安置,還在岸上設有石磨與水碓,用以推磨與舂米。

 “更別說還有曲轅犁、三腳耬等物,省了我們好多力氣呢。後來陛下又准許我們開荒。村長就組織大家,每戶出勞力將旁邊那塊荒地墾了。”

 農夫越說越高興,臉上堆滿笑。

 劉據眨眨眼:“那你們多出這些農田,顧得過來嗎?”

 “當然顧得過來。貴人們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什麼工,什麼善事,什麼利器?”

 劉據提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農夫拍手:“對對,就是這


句。我們現今有各類新式農具,雖說田畝多了,但農作起來比以往還要輕鬆點。

 “尤其這些地種出來除去賦稅,全是自家的糧食。田畝多,產出多,留下的自然也多。誰不歡喜。我們還嫌少呢。家中勞動力多的,再來點也使得。”

 劉據點頭。

 兩人說話間,農夫妻子來為其送午食。

 農夫笑嘻嘻接過來,打開籃子,一大碗麥粥,雖是粥,但也挺稠的。一

 碟青菜,還有一小碗雞湯。雞塊就兩三塊,但對於普通農戶來說,這伙食屬實不錯了。

 農夫也有些驚訝,看向妻子:“今兒殺雞了?”

 “村裡殺了三隻,各家分了點雞塊。”

 劉據挑眉:“村裡殺,各家分?”

 農夫點頭:“也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方法。劁豬跟養雞。這兩個法子讓豬跟雞增產不少呢。村長說戶戶養恐養不起也多有不便。不如大家一起養,養成了大家分。”

 劉徹眉宇微動:“這法子不錯。你們村長是個有想法且能幹實事的人。”

 “是。我們村長人可好了。他說若家家戶戶養,大家又要顧這些畜生,又要顧農田,事多且雜,太耗費精力。也不是每家每戶都能弄出這麼多槽食給畜生吃。

 “不如一起養,村裡規整,每家每戶選人輪流照顧。所用槽食也由大家一起想辦法。

 “我們養了快四年。前兩年費力了些,後兩年掌握方法,人員安排妥當。養成的豬跟雞長勢都很喜人。賣出去賺一筆,偶爾還能宰殺幾l只給大家分。

 “雖然不是天天有,但逢年過節少不了,平常也會挑日子。村裡若不殺,自家想吃,自個村裡人買,也便宜些。”

 農夫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若放在四五年前,他哪裡敢有這樣的設想。

 似是想到什麼,農夫為難看向二人:“兩位貴人可要嚐嚐?我們每戶都有,分到的雞塊少,雞湯清,也不知合不合貴人的口味。”

 劉徹擺手:“你吃吧。”

 農夫也只是隨口一問,被拒絕後,忙放下雞湯,指向前方:“其實我們村位置不錯,往前幾l裡就是官道,還是南邊來長安的必經之路。

 “那裡設了幾l處茶寮,供來往商人旅客飲茶歇腳。說是茶寮,售賣茶水只是其一,賣的最多的是米麵饅頭以及家常菜食。

 “這些從前也是沒有的。因著長安琉璃街名氣大,這兩年許多人來瞧,進京的多,官府特許設置。而且還不許權貴插手,說是專


門為我們添的營生。經營者都是跟我一樣的平民。

 “因著我們與茶寮離得近,他們許多食材都從我們與隔壁村收購。我們雖然沒中標,不能做茶寮生意。但也跟著得了不少便利跟好處。

 “所以說,還是多虧了陛下。陛下好,朝廷待咱們也好。”

 沒有哪位帝王不喜誇讚的。聽著這話,劉徹暗自欣喜,嘴角上揚。

 劉據提議:“已至正午,既然茶寮不遠,不如我們用了午食再回去,順道看看茶寮是什麼模樣,生意幾l何?”

 他們微服至此,走了一路,旁觀了鄉野諸多農田農事,這兩年前新設的茶寮自然也當看看。

 劉徹點頭,與劉據一起翻身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