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孟崢……確實挺累的。




這時候的掃帚都是用植物紮成的,用料非常結實,再加上他手上的掃帚是葉敏年後才買的,下面沒有掃禿,拿在手上有點沉。




他個頭又矮,一次只能掃動腳邊一小塊地,二十多平的堂屋他掃十來分鐘還剩三分之一。




聽到有人願意幫他幹活,他不由有點小心動,但他最終還是不太堅決地拒絕了對方,說道:“媽媽說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總找別人幫忙。”




結伴來的幾人都被逗笑,沒再堅持幫他掃地,陸續進了主臥。




部隊裡的軍人來自五湖四海,軍嫂們都是跟著男人們來的東河縣,也都來自於不同地方。




家鄉不同,各方面的風俗就有差異,像鄰居里有人生孩子,前來探望要不要帶東西,帶的話拿什麼東西,規矩都有不同。




為了相處和睦,大院裡的軍嫂們在日常相處中,慢慢就形成了默契。




這次結伴來探望葉敏的幾名軍嫂,每個人都提了東西,不過拿的東西都不貴,可能是幾個雞蛋,也可能是一包紅糖,都是給葉敏補身體的。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生孩子,其他軍嫂都會帶著東西來探望,主要還是看親疏遠近。




也因為這樣,看到她們時葉敏覺得挺詫異,同時心裡又有些感動。




她家境不算差,記事時父親雖然在外當兵,但母親是醫生,到哪都受人尊敬,解放後沒多久就被安排到了醫院上班。




父親轉業後則被安排進了機床廠,級別還不低,是幹部,後來更是一路升到了廠長的位置。




但葉敏母親在她十歲那年就去世了,後媽面甜心苦,父親也不是很重視她這個女兒,所以十歲以後她在家裡算是透明人。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天真,但很多時候他們也可以很殘忍,後媽帶來的女兒只比她小兩歲,朋友圈重疊度很高。而她雖然是親生的,可在家待遇不如繼女,職工院裡的孩子見了,自然更願意去親近繼女,漸漸的她沒了朋友,偶爾還會被人欺負。




因為這些經歷,她很難敞開心扉去跟人來往,人際關係上也比較被動,導致身邊朋友一直不多。




隨軍後,她除了和梁娟因為是鄰居,所以來往比較多外,其他相處多點的都是衛生所的同事。




而這會組團來探望她的軍嫂,雖然家離得不遠,但她們除了碰到會打招呼,平時來往並不多。




葉敏一直只把她們當成不太熟的鄰居,卻沒想到她們會特意提著東西來探望她,不由紅了眼眶道:“謝謝大家來看我。”




“嗐!大家都是鄰居嘛。”其中叫楊梅的軍嫂擺手笑,彎腰去看安安,“這是你閨女吧?小丫頭長得真漂亮。”




“是啊,這小姑娘真機靈,專挑爸媽好看的地方長。”另一名叫朱麗雲的軍嫂附和,又問,“孩子名字取了嗎?”




“取了,小名叫安安,大名孟熙。”




楊梅抬頭問:“哪個xi?”




“熙熙攘攘的熙,”葉敏解釋說,“單字的意思是光明。”




在安安出生前,葉敏和孟城其實取過好幾個名字,其中她最喜歡的是“鈺”字,覺得寓意好,而且男孩女孩都能用。




但通過彈幕,她知道原著中李文秀那個女兒就叫孟鈺,後來改了姓叫徐鈺。她想起來心裡總覺得膈應,就放棄了原定的那些字。




而給女兒取名為熙,是因為原著中她女兒童年時被苛刻以待,長大後又被嫁給家暴男,前半生都在悽苦黯淡中度過。




所以這輩子,她希望女兒能有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