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決定





因為當過兵,身手不算差,混跡黑市的過程中他搭上當地管理黑市的團伙頭目,開始跟著人混,過了一段時間好日子。




但沒過多久,他看守黑市時就碰上了公安嚴查,因為喝過酒,被追捕時暈乎乎的沒看清路,一腳踏動掉進池塘。




淹死了。




……




看到何平自食惡果,最高興的莫過於馮愛雲。




為了感謝葉敏夫妻倆幫忙出主意,梁娟為查謠言傳播者也出了不少力,以及錢曉雲的陪伴,週日週日馮愛雲親自下廚,請他們三家人一起吃飯。




本來馮愛雲是想把吃飯地點定在公社國營飯店的,倒不是她不想下廚,而是想著姑姑姑父對她再好,這也不是她自己家,她自己住還行,在他們家請客吃飯不太好。




但馮秀玲沒有答應,她父母早逝,可以說是馮愛雲父母養大的,在她心裡,馮愛雲這個侄女跟親生女兒沒太大區別。




這次葉敏幾人幫了馮愛雲,她也心存感激,想當面感謝一下他們。




吃飯當天,三家人約著一起出門,因為馮愛雲特意交代讓他們別帶東西,所以他們出門時都空著手。




錢曉雲是個講理的人,除了葉敏家,去其他人家裡做客總會提上一兩樣東西,頭一回空著手,心裡有些不自在,小聲問:“咱們什麼都不帶過去吃飯,合適嗎?”




葉敏說道:“沒什麼不合適的,你沒聽愛雲說嗎?她請這頓飯是為了感謝咱們,而且陸副師長是部隊領導,咱們大張旗鼓地提著東西上門,不管是對他還是丁楊他們都不太好,不如空著手去。”




“也是。”錢曉雲想想覺得有道理,不再多說什麼。




陸家院子圍牆比葉敏個子還要高一點,院門也差不多,今天倒是沒關,向兩邊敞著,站在門口能聽到屋子裡傳出的說話聲。




葉敏她們雖然是馮愛雲邀請來的,但也不好胡亂往裡面衝,所以到了陸家後,幾人沒進去,而是站在院子外等葉敏敲門,問馮愛雲在不在家。




裡面很快傳來馮愛雲的聲音,但出來迎接的是馮秀玲,她今年不到四十歲,嫁給陸文年後哪怕算不上養尊處優,卻是真的沒做過什麼重活,所以看起來很年輕。




馮秀玲是公社中學的老師,平時工作也忙,和大院裡軍嫂來往不多。但都在一個院子裡,抬頭不見低頭見,人她都是認識的,出來後面帶笑容挨個問好,




又解釋說:“愛雲在廚房裡忙呢。”




葉敏幾人恍然,也笑著跟她問好,然後跟著往裡走。




陸家院子挺大,繞著圍牆種了一圈話,還有兩棵果樹,菜也種了一點,但都是好養活不怎麼需要施肥的。




院子裡種的東西雖然多,但被打理得很不錯,在冬日也顯出了勃勃生機。




客廳也是大的,擺了一組沙發,一共能坐五個人,馮秀玲看著又搬了幾張凳子過來,再去廚房招呼女兒,讓她給大家倒茶。




馮秀玲女兒今年十三歲,性格挺文靜,但說話做事很落落大方,可以看出家教不錯。




母女倆給她們倒茶的時候,馮愛雲出來了,笑著說:“大家隨便坐,還有兩道菜,炒好就能開飯了。”




葉敏應好,又起身問她要不要幫忙。




“不用,很快就好了,你們坐著等就行。”馮愛雲把葉敏按回沙發,跟馮秀玲一起給各人分好茶水,就風風火火地走了。




馮秀玲則留下來招待他們,期間問起他們怎麼沒把孩子帶來,梁娟笑著說:“我家那幾個胃口大得很,哪好意思把人帶過來。”




葉敏也說:“我家那兩個樂得我們不在,這樣他們就能在家稱王稱霸了。”




“那倒是。”




寒暄沒多久,陸文年回來了,他先過來跟大家打招呼,又招呼孟城幾人去了書房聊天。




陸文年態度雖然和煦,但畢竟是部隊領導,他杵在客廳時梁娟和錢曉雲都覺得壓力挺大,所以他一走,兩人就長出了一口氣。




馮秀玲見了說道:“老陸這個人只是看著嚴肅,其實性格很溫和的,你們不用怕他。”




“能看出來。”梁娟和錢曉雲乾笑著說。




又閒聊十來分鐘,馮愛雲終於出來通知開飯。




為了這頓飯,馮愛雲早上天矇矇亮就起來了,先是去肉站排隊買肉,好了又去菜站排隊買菜,回來吃完早飯,她就擼起袖子開幹了。




馮愛雲在家雖然受寵,但她爸媽沒把她往四體不勤方向去養,平時要上學可以啥事不幹,寒暑假還是要做點家務的。




她爸媽工作都忙嘛,已經結婚的兄姐不是搬出去住了,就是夫妻也是雙職工,沒時間做飯,於是只能她這個閒人來。




到部隊後馮愛雲就很少下廚了,她姑姑姑父工作都忙,平時吃食堂比較多,休息日才會做飯。




但廚藝是身體記憶,不會一段時間不下廚就忘光,這頓飯馮愛雲發揮得還算穩定,做的雖然是她老家菜,但兼顧了眾人的口味,糖醋排骨甜度適中。




吃完飯,陸文年帶著孟城幾人又回了書房,馮秀玲則主動收拾碗筷,讓馮愛雲陪著葉敏幾人去客廳坐一會。




馮愛雲推拒不過,只好帶著葉敏三人回了客廳。




坐下後,幾人聊起過年的事。




今年春節來得比較早,一月一十三號過年,而現在已經十五號,離過年不剩幾天。




幾個人中,梁娟是確定要回去過年的,她和馮學文已




經三年沒回老家(),今年再不回(),公公婆婆得有意見的。




梁娟發愁的是回去的開銷:“我們老家離得遠,光回去就要倒六趟車,運氣好四天能到家,運氣不好拖到第六天到也不稀奇。票價也貴,一個成年人回去光汽車火車票,就得花小三十塊,兩個人就是快六十,我家仨孩子,只有老三不用買票,慶平慶蘭是半票,加起來又是一個成年人的費用,算下來我們不算在路上伙食開銷,光車費就要一百六七。”




這還不算完,馮學文怎麼說也是個副團長,在老家人眼中這就算發達了,回老家他們肯定不能穿太差,一人得添一身新衣服。




雖然他們在雲省過年也要添置新衣服,但云省暖和啊,外套稍微厚點就行,不用裝棉花。回她老家可不成,那是北方,冬天氣溫經常去到零下,買厚棉襖才扛得住。




棉襖和稍厚一點的外套,想也知道哪個貴。




這棉襖買了還穿不長,回到部隊就沒法上身了,她和馮學文是成年人還好說,過幾年再回老家也能撿起來穿。可三個孩子都在長個,年後從老家回來是沒法穿,過幾年再回老家就成了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