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八 作品

C++++

十五歲的時候我第一次出縣城,來到川城,參加英語演講比賽。那是我第一次見高樓大廈、縱橫交錯的立交、川流不息的車輛。比賽的結果已經不算重要,因為我見到了更廣闊的天空。可我努力展翅,看不到邊際。弱小的我討厭大城市的無法掌控,我分不清東西南北,也沒有手機導航。我發現我更喜歡在田野上跑,攜著風;在土地裡嬉戲,無憂無慮;在我喜歡的小縣城,那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感謝陳老師的建議,今晚我做好了一個決定。綜合考慮,我選擇劃去出國留學的選項,努力備戰高考。




接下去在恆譽國際的這兩年,我會珍惜,我知道這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寶貴經歷,我們equal in the darkness(在黑暗中平等)。




我想,我應該如同一隻破繭成蝶的蝴蝶,在外暢遊一圈,最終還是會回到原點,編織一個繭,完成自己的最後一次蛻化。




——《來自湯湯分享的歌曲》




*




“不聊了,大少爺又使喚我做宵夜了。”湯之念在沈偲面前流露最真實的情感,一臉的生無可戀。




雖然她表面上乖巧地對他說: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實際上內心真實的想法:這人真的好煩。




沈偲現在對湯之念身上發生的事情瞭如指掌,在視頻那頭樂不可支:“湯湯牌貼心小保姆上線。”




“誰說不是呢。”




“你說,大少爺該不會對我們家貌美如花的湯湯感興趣吧?”




湯之念做嘔吐狀:“我謝謝你對我容貌的肯定。”




感冒還沒好徹底,湯之念的鼻音還有點重。




回了靳於砷消息,湯之念推開房門朝廚房的方向走過去。




想到上次大晚上給靳於砷煮的餛飩他連碰都沒碰一下,湯之念多少有點氣憤情緒。她氣憤的點並不是因為他使喚了她,而是因為他的浪費。




可能對於靳於砷來說,不喜歡吃的食物他可以隨隨便便就浪費,可是在湯之念的觀念裡就無法容忍。




食物的獲得太不容易了。




一顆水稻從春天種下,到秋天收成,期間要灌溉、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等。風吹日曬,週而復始,橫跨幾個季節。




外婆的地裡,一畝水稻一年產量大概1500斤的稻穀,一斤的稻穀可以產出0.75公斤的大米。




這還是收成好的時候,若是碰上天災,大旱亦或者水災,辛辛苦苦一年都沒有收成。




在農村,食物永遠不會被浪費。老菜葉可以餵雞餵鴨,餿了的飯菜可以餵豬,家禽又可以變為食物,完成了閉環。




靳於砷那天不吃的餛飩全進了湯之念的胃裡。




【你要吃什麼?】




湯之念低頭走路,給靳於砷發了條消息。




一般情況下,靳家的走廊上亮著壁燈,徹夜燈火通明。今晚卻沒開燈,只外面的月色灑落進來。




湯之念走到窗邊停下腳步,目光被窗外那輪明月吸引。今天是農曆十七,因為前兩天天氣不好,沒能見到十五晚上的月亮。




再過不到一個月就是中秋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七的也大差不差。




這個中秋湯之念不可能回到沉鎮和外婆一起過,這也是自她從出生以來第一次和外婆分開。




來恆譽市後,湯之念幾乎每天都會給外婆打個電話,今天也不例外。一通電話的時長通常也就一兩分鐘,瑣碎的小日常。




“外婆,你吃飯了沒有?”




“我剛放學呢。”




“媽媽在給主家的小靳先生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