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次見面

 18世紀初,法國大革命還未開始,大明率先開始自身的文化改革。 

 新任明皇自幼讀書走天下游遍中西,知東西方差異和糟粕,力求文化改革,增加大明活力。 

 大明朱元璋在把孟子丟出孔廟後,歷代皇帝依舊都是尊孔尊儒以此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誰能想到,出來了一位哲學皇帝。 

 作為一位鑽研哲學的皇帝,且作為一位擁有亞洲最高權利的專制統治者,他最愛乾的事就是批判東西方古代。 

 不信天不信地的他,深知歷史洪流無法阻擋,新時代的到來,讓科技生產力不斷提升,歷史正在督促他改革。 

 他力求大明能夠在這場洪流中順勢而上,維持大明在亞洲美洲太平洋的霸權統治。 

 距離最近的儒釋道三教和禮教,自然被這位哲學皇帝批判的體無完膚。 

 力求反抗以儒教為首的三教,對這位皇帝展開反擊。 

 自幼通過實踐來洞察真理的哲學皇帝,以一招回歸三教原旨重立百家爭鳴擴大公立學院的方式,瓦解三教的反撲。 

 就像曾經的春秋戰國一樣,周朝封建統治瓦解,百家爭鳴的出現,是為新時代中央專制的到來提供有利的新思想。 

 新百家爭鳴的出現,迫使三教不得不後退,將自己的思想進行量化世俗化,從而為老百姓揭開那不可逾越的儒教面紗。 

 為了繼續維持統治,這位哲學皇帝不斷花費自己的內帑,開辦公司建立工廠。 

 資本的力量讓這位皇帝吃下最大的紅利,脫離百官在錢財上束縛,從而依靠力量實現更多政治抱負。 

 這就如同朱棣時代一樣,鄭和下西洋所賺得的錢財,讓朱棣有了主動權,能夠在不受百官掣肘的情況下,完成國家的建設和支持對外戰爭。 

 百官朱門苦不堪言,哲學皇帝依靠資本力量,將他們積攢的金錢不斷壓榨,致使百官朱門不得不跟隨這位哲學皇帝的腳步。 

 哲學皇帝以國家資本壓迫百官朱門進行資本化,在這自上而下的改革下,至此大明上下率先完成資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