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五十二章 太子的正面影響

驪山獵場,一隊兵馬從獵場中出來,李世民穿著圓領衣袍,走在前頭。

尉遲恭與馬周在陛下的兩側,這些天打獵收穫頗豐。

尉遲將軍是護衛整個驪山的統兵大將軍,如今的御史馬周是陛下最器重的年輕文臣之一。

從驪山的山麓的西面看去,遠望渭南以西的一片平川,遠處還有一群人在田地裡走動,這些人多數穿著官袍。

李世民皺眉再一看,還有三五個村民走在官吏的前頭,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馬週迴道:“陛下,據臣所知,近來太子監理朝政主張提高地方官吏的治理能力。”

“地方官吏?”

“陛下,先前江夏郡王任職京兆府尹便遇到了棘手的麻煩,官吏之間主次不分,或有上不知道如何投遞文書,下不知如何治理鄉民。”

“唉……”馬周憂愁道:“正如太子所言,關中各縣,多數都是隻聽長安號令,卻少有向上聯繫,這便是太子殿下所主張的與一線基層縣官保持來往,朝中派出富餘人手,前往各縣指導工作。”

李世民看著遠處,聽著講述沉默不語。

“這還是昨日送來的消息。”馬週一手拉著馬兒韁繩,舉目遠望,“雖是太子一兩句話,房相與趙國公極為重視,現在便有這副局面,關中治理不能只聽朝中號令,治理需要因地制宜。”

話語頓了頓,馬周拿出一份書信,看了一眼書信中的內容,又道:“這便是殿下所主張的,所謂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言罷,他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一旁的陛下。

李世民拿過信紙仔細看著,其中描述的內容倒是與馬周所言一致。

“敬德!”

“末將在!”尉遲恭朗聲道。

“太子這些天很勤勉嗎?”

聽陛下發問,尉遲恭回道:“倒也不是勤勉,宮裡送出來的消息,殿下前兩天還巡視城防,近來時常尋武德殿的太上皇練弓。”

李世民又將手中的書信遞還馬周,回頭看了看跟在策馬在後方的魏徵,笑道:“鄭公覺得太子之策如何?”

魏徵沉聲道:“陛下,據老臣所知,東宮儲君監理朝政是分內之事,這些舉措實施之人是房相與趙國公,朝野上下皆聽這兩位安排,以玄齡一直以來的行事習慣,若太子所言不對自然不會輕易實施。”

李世民點頭道:“朕自然是相信玄齡的能力。”

魏徵言道:“少做則會遺漏,多做倒不會錯,且看成效如何。”

這位東宮太子所作所為目前來看還能給朝堂帶來一些正面影響。

令人覺得意外。

李世民板著臉,道:“朕當初就清楚,這小子遲早會闖禍。”

尉遲恭與馬周迅速低下頭,陛下這是不高興了?

而後,李世民拉動韁繩讓馬兒調頭往驪山行宮而去,一路走著,低聲道:“敬德,你派人去一趟長安,就說太子還年少讓玄齡好好教導。”

“喏!”尉遲恭先一步策馬離開。

魏徵與馬周陪在陛下的兩側,兩人相視一眼皆是沉默。

陛下是一個很複雜的人,而近來那位東宮儲君深居簡出,也令人看不透深淺。

至少如今看來太子的種種舉措沒有問題。

而在陛下眼中多有不滿。

皇帝的心思是不好猜的。

這位做父親的皇帝,已很少誇讚太子,反而會常常誇讚魏王殿下。

絕大多數做父親的或許都很少誇讚最看重的兒子,即便是有也是藏在心裡,眾人儘量往好的方向考慮。

說起太子監理朝政的事,隨行眾人也只好緘口不言,不敢評價太子。

長安,李道宗近來很忙,中書省給了幾個文吏,又因為太子殿下這所謂的官吏下鄉的規矩。

他的京兆府也因此更忙了。

今天,李道宗還要帶著一群中書省的文吏去各縣查看,一路上岑文本還在喋喋不休。

一直到了高陵縣,他才安排事宜。

當地的縣丞與主簿親自來迎接。

近來,李道宗的生活也基本上都是這樣,帶著文吏去各縣打轉,除了指點治理方式,還要引導鄉民丈量田畝,清查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