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開設規劃

另有一隊官兵前往了渭北縣,聽說要在渭北以東,潼關以西的臨渭一帶開闢二十萬畝的葡萄地。

臨渭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那裡的光照與水土很適合種葡萄。

顏勤禮此番來渭南縣一是為了開闢荒地,二是入秋之後,長安城需要大量的大蔥。

渭南縣令裴行儉親自前來迎接,如今的裴行儉已有了些許黑鬚。

見對方的目光,裴行儉躬身道:“顏書令,下官是關中各縣縣令中最年輕一個,留一些鬍子是為了讓他們看下官能夠穩重一些。”

顏勤禮倒也不怪,他道:“今年的甜瓜收成不錯,入秋之後還要注意冬棗與甜梨的栽培。”

“下官都已安排好了,顏書令入縣查看吧。”

顏勤禮走入縣內,與裴行儉一路走著。

渭南位於關中平川的中心,也是關中農事的關鍵地帶,更是產糧大縣。

顏勤禮對他道:“涇陽與渭北如今也走入正軌,太子殿下十分牽掛渭南。”

“是呀……”裴行儉尷尬笑著,又道:“關中傳聞,太子殿下眼中就是看不得關中有荒地。”

“老夫這裡有一卷書,你且拿去看看。”

“喏。”裴行儉恭敬接過這卷書。

來到眼前一片大蔥地,這片高塬五頃地都種滿了大蔥,如今鬱鬱蔥蔥看著很是舒心。

見裴行儉已經打開了書卷,顏勤禮解釋道:“以後的渭南縣分兩區治理,一共分六個縣,伱依舊是這裡唯一的縣令,可做事不能大手大腳,按照京兆府的說法是……”

“細分管理。”

見裴行儉接話很快,顏勤禮搖頭有些慚愧道:“老夫的有些話語還不如你們來的熟練。”

裴行儉作揖解釋道:“顏書令來關中的時日並不長久,而下官時常看京兆府的文章,其實就算下官不會,鄉里時常聽京兆府講課的鄉民也都會了,現在的關中各縣不僅僅要自己學,還要學得比鄉民們更快。”

顏勤禮頷首:“京兆府不能脫離這些鄉民,各縣的治理反倒是各縣縣民在鞭撻我等了。”

裴行儉點頭。

顏勤禮指了指身後跟著而來的幾個官吏道:“他們都是京兆府的文吏,可以幫助裴縣令治理渭南,京兆府下達的種種方略,他們心裡都清楚,今年渭南要開設六座作坊,集中人力進行生產。”

“喏。”

顏勤禮帶來的人多是年輕人,為首的一人行禮道:“裴縣令,下官京兆府文書記錄,張大安。”

只有顏勤禮知曉張大安的真實身份,他是這一次建設渭南縣的小隊長,他也是郯國公張公謹的兒子,太子殿下安排他來渭南縣歷練。

因此還特地吩咐,不要隨意拿出張大安的身份說事,讓他與尋常官吏近一些,不能有特權。

裴行儉行禮道:“見過張錄事。”

年方才十九的張大安也行禮道:“見過裴縣令,往後多有來往,還望多多賜教。”

裴行儉看對方的氣度與舉動根本不像尋常人家的年輕人,只是暗暗點頭。

京兆府的錄事文官只是個八品官,而裴行儉是縣令是六品官,可京兆府將所有縣令的俸祿規格都提到了五品。

東宮太子主持朝中支出,因此漲俸祿這種事,只要朝中沒人反對,太子殿下自然可以做決斷。

張大安面對客氣的裴行儉,也絲毫不敢怠慢。

皇宮內,皇帝的避暑結束了,過兩天就要開朝。

李承乾帶著弟弟妹妹幫著父皇收拾甘露殿。

李世民黑著一張老臉,因這些孩子順手塞了一些東西入懷。

李承乾耐心的剝著石榴,有一粒沒一粒的吃著很是悠閒。

“朕給你的東宮洗馬,你轉手就送去了渭南縣?”

李承乾解釋道:“孤身邊不需要有太多人跟著,再說了張大安他自己也想做一番事,不如在京兆府領個官職,拿出去歷練一番。”

李世民神色不悅道:“張公瑾過世之後,朕一直對他們家有虧欠,這才讓他去東宮。”

“那兒臣東宮的官,兒臣還不能自己安排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