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三章 勸諫與反問

“無妨,又不是隻有你一個,先來問過你,再去問問別人。”

“殿下……”劉德威幾次組織語言,遲疑了片刻,道:“是因臣的勸諫,讓殿下心有怒意,心有不甘?”

緊接著他又道:“殿下年輕,難免氣盛或自負,臣等正是有此思慮,這才來勸諫,這天下不能這麼查,查了就會亂,亂則生變,就算是殿下心有怒火,臣依舊勸諫。”

所以說做皇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唐百廢待興,隋末大亂死了這麼多人,父皇還能召集如此群賢來治理國家,當真是一個奇蹟了。

“劉尚書誤會了。”

“臣……臣誤會了?”

“此番是來討教的,你這份勸諫的奏章寫得太過籠統了,看了一知半解,往後不要這麼寫了,寫得詳盡一些可好?”

“臣……”

還未等他將話語說出口,李承乾道:“還有啊,你這個說治理天下當徐徐圖之,那且問,如何徐徐圖之,從何處開始,從何處結束,再者說要幾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劉德威無言以對,當時只是想著勸諫,哪裡有想這麼多。

李承乾的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道:“劉尚書?”

劉德威迅速回神,回道:“臣沒考慮得這麼周全,臣慚愧。”

“無妨,治理天下就是要接受人們的意見與批評,孤不是聽不得批評的人,還請劉尚書得空之後,重新寫一份規劃的奏章,我們早朝時可以好好議一議。”

“臣……”劉德威深吸一口氣,回道:“臣領旨。”

等太子殿下離開了刑部,刑部眾人這才重新走回來,紛紛問詢太子都說了什麼。

劉德威擺手讓他們各自去忙,閉著眼正在思索,一言不發。

從刑部離開之後,李承乾又來到了吏部,如今舅舅不在這裡,吏部的事都是新任的吏部侍郎張玄素在安排。

這位太子平時在中書省走動,鮮有來吏部。

因休沐,如今在吏部的人並不多,眾人見到太子親自來一趟,還是呆愣當場,紛紛覺得好奇。

張玄素正在看著今年要調派的官員名冊,忽見太子到來,匆忙起身行禮。

這人從洛陽回到長安之後就在吏部任職侍郎。

沒想到他這一回來,就在東宮太子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就來勸諫。

絲毫不念安排他去洛陽的栽培之恩。

“殿下,臣……”

李承乾掃視著吏部官邸內,道:“這吏部確實比別的官邸都要寬敞,嗯……人手也更多,都說朝中吏部最忙,來這一趟孤也不會久留的。”

張玄素年過四十,心力早已不是當年,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為這個帝國奮鬥多少年,眼下太子來了,自然是要盡心對待。

李承乾從袖子裡拿出一份奏章,見不是吏部的那一份,便將一疊奏章都拿了出來。

從中翻找出了張玄素勸諫的那一份。

這一幕看得吏部眾人沉默無言。

他們也聽說了昨晚有不少人勸諫太子殿下不要衝動行事,沒想到昨晚剛勸諫,太子就這麼找上門了。

這個距離皇位已極其近的太子,是這般行事的嗎?

張玄素看著自己的勸諫奏章道:“殿下,臣所言有何不妥嗎?”

“有啊。”李承乾收好其他幾份奏章道:“你說如果大規模地清查,恐怕往後會沒有人想要當官,人們通過科舉入仕就是想要擺脫現狀,換一種新的生活狀態。”

雖說奏章上說得更隱晦一些,只是提及了為官為臣之道,還有科舉的興辦不易,列舉了從漢以來一直到隋的種種不易。

不過太子的解釋也在理,自己說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如果做官了,反而過得更不好了,那還參加什麼科舉。

李承乾道:“孤大抵上可以理解為,在對官吏嚴苛對待下,會影響往後人們參加科舉的積極性。”

張玄素作揖道:“正是。”

“很多時候,京兆府提倡的是發現問題,既然發現了就要解決,就不能視而不見。”

張玄素回道:“臣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