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道的孫桓 作品

第42章 五月節

 今天是五月節,按斯摩島上的習俗,在五月節這天島上家家戶戶都會吃海藻糕和新鮮的鯧魚籽,一起圍著篝火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狂歡到第二天清晨。對島上的村民來說,五月節算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了。 

 凌晨三四點,蓉兒的爸爸起床就和其他幾個村民一起出海去捕撈鯧魚了。在斯摩島附近,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到鯧魚,鯧魚是斯摩島村民很常見的食物。春、夏之交,正是魚群產卵的時節,鯧魚的肉質不如其他時候肥美,但此時的鯧魚籽卻是這個季節才能吃到的限定食材,新鮮的生魚籽搭配島上特有的梅子酒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到七八點鐘,蓉兒和陳默、海鷗一起,也開始為製作海藻糕做準備了。海藻糕,其實就是用糯米蒸熟之後反覆捶打製成的粘糕,包裹餡料,外面再裹上一層斯摩島當地才有的一種海藻曬乾碾成的粉末,Q彈軟糯,層次豐富,味道很不賴。 

 打糕這種體力活自然就交給陳默了,海鷗負責和陳默配合。 

 蓉兒把蒸好的糯米飯倒在石臼裡,簡單交代了一下打糕怎麼做,就去另一邊去把已經曬乾的海藻碾成粉末了。 

 按照蓉兒的交代,陳默掄起木錘,瞄準石臼裡的那一坨冒著熱氣的米飯就用力砸下去。每砸一下,海鷗就用涼水沾溼的手進去把被木錘砸到旁邊的米飯再翻到中間去,方便陳默下次能夠打到更多的米飯。兩人配合的很不熟練,不是陳默打歪了,就是海鷗翻不動石臼裡的米飯,總要等很久才能砸下下一錘,進展非常緩慢。 

 哐啷~ 

 兩個人手忙腳亂的還沒打幾下,不知道陳默是哪次力氣沒使對,木錘手柄和錘頭分了家,陳默手裡就只剩了一節光禿禿的木棒。倆人都是一愣,隨即又看著對方笑了起來。 

 “你這力氣也用的太大了吧,你是想把這個石臼打穿嗎?”海鷗笑著打趣。 

 “呃,我也沒使多大力氣啊,是這個木錘用太久老化了吧。我去給它修一修。”陳默看了一眼手裡的木柄,又看了一眼歪倒在石臼裡的木錘錘頭,尷尬地笑了笑,就拿著木錘的兩節殘肢往蓉兒家裡平時放工具的儲藏間走去。 

 在島上呆了幾天,海鷗覺得陳默變了,整個人似乎放鬆了很多,不再像原來那樣總是緊繃著的感覺。海鷗覺得陳默剛才的那個笑容是那樣的耀眼,不知道是因為小麥色的皮膚襯托的這一口牙齒白得耀眼,還是陳默的笑本身就是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