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不息 作品

第189章 金門大廈,嘉寧案

 1981年的時候,媒體稱李家誠是“超人”,而大眾認為陳松的賺錢能力比李家誠還強,被稱為“神話”。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江迴歸問題談判後,香江樓市崩盤。 

 1983年1月,股價低至0.83港幣的嘉寧集團正式停牌,負債100億港幣。 

 股市神話破滅,民眾畢生積蓄瞬間打水漂。 

 同年,因香蕉林發現男屍事發。 

 五年間,陳松以所有法律上能利用的漏洞規避審判。 

 譬如,因案件牽連甚廣,相關資料堆積如山,陳松涉案人員質疑每一張支票的真偽,以詢問每一個經手人為由推拖延訴訟時間。 

 1986年,廉政公署商業罪案調查科將陳松和另外幾名涉案人員以串謀詐騙罪告上法庭。 

 直到1992年,也就到了王瀟然說的現在的新聞報道。 

 封遠山呼出口濁氣,道:“入不了他罪的,他不過是跨國資本的白手套,而不是金手指。 

 “從事發至今,死了很多人,馬來財務公司的、他的律師、合作伙伴、甚至法官等等。 

 “我就是太迷信他的神話,把全副身家投到了嘉寧的股票上,才導致今天的境況。” 

 陳小寶把手搭在封遠山的手上,安慰道:“封叔,都過去了,我們要往前看。 

 “陳松是個什麼樣的人?” 

 封遠山笑了笑,“是呀,事情不會一直壞下去的,總會好起來,我就覺得現在挺好。 

 “說到陳松,他在倫敦大學讀土木工程學,學士學位,是個有文化、學識和眼界的人。 

 “此人極富魅力,擅長社交,對他人的強項和弱點把握得很精準,出手又闊綽,喜歡送人勞斯萊斯。 

 “結交和合作的夥伴多是名門望族、達官顯貴、銀行等金融機構高層。 

 “令民眾對他的財力雄厚、權勢滔天深信不疑,我也上當了。 

 “事實上,他是以賄賂形式把這些人拉攏到身邊。 

 “金錢和美女這兩樣利器他玩得很嫻熟。 

 “他嘉寧系的子公司、子子公司以‘左袋買右袋’的手法使嘉寧股價持續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