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私鑄錢幣

 至於西北地區盛行,那是因為人家屬於軍閥集團的聚集地。 

 為了給士卒發放足額的軍餉,朝廷給的不夠那就自己搞。 

 可以說都需要一定的集團捆綁才好搞。 

 而浮山縣有能力搞這個,趙銘才覺得對方是瘋了。 

 他都懷疑這傢伙會不會是西北那邊過來的,膽子賊大。 

 但這也讓趙銘心動了,造幣的模具! 

 別以為古代的鑄幣模具就很容易仿製。 

 想要仿製的一模一樣起碼得十分高明的手工藝人才行,最好還的是在朝廷工作過的。 

 要知道,雖說這玩意看著很好仿製,實際上還是有不少防偽標註的。 

 就好比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錢幣,就是這麼一個短暫的時期,人家的防偽工藝也是數一數二的。 

 不僅做的如同鑰匙一樣,方孔旁邊的‘一刀’顯得尤為與眾不同,這兩個字還是陰刻的,字凹進去然後用黃金澆鑄磨平,一枚錢幣兩種顏色,這在當時妥妥的先進技術。 

 並且古銅錢上的文字也是每個朝代獨一無二的,一般都是請當代名家的字體作為模板。 

 其次對於銅錢外輪廓,原料管控方面也是做了一些防偽手段。 

 不過為了作偽,許多人也是想破了腦筋,比如有用改刻法,有的是翻鑄法等等,就是為了仿製出以假亂真的銅錢。 

 趙銘覺得這浮山縣令膽大包天也是有另一層原因,那就是這玩意但凡仿製工藝差了點,就很容易被官府注意。 

 一旦注意到大量成批的假幣出現,那就會進行追查。 

 這玩意在兩淮追查起來很真挺難的,畢竟那邊貨幣流通巨大,且雜亂無章。 

 可在這西南地帶...... 

 不過浮山縣令鑄幣就是作死,可對於趙銘,對於大乾而言無所謂啊! 

 反正都是作死,何不多作死一下呢?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這裡竟然有一座銅礦,這才是一座金山! 

 國庫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趙銘心情此刻自然是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