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 作品

第75章 朝議一

 現在這個拉垮模樣,戰場上拉稀,反倒會連累八旗。

 “陛下,臣以為天下承平日久,綠營諸軍難免懈怠。只需平日裡嚴加操練,必可如昔日平三藩、破葛爾丹一般,為王前驅,輔助八旗勘定天下。”身為兵部話事人,遜柱照例說了一堆漂亮話。

 康熙耷拉著眼皮,努力壓制著自己的不滿。

 這個老東西,就會說些漂亮話,你倒是tmd給出點實質性的建議啊。

 勞資晚年安逸,怎麼朝堂上竟上來些驢屎蛋子表面光的廢柴玩意。

 罷了罷了,過些日子找個由頭讓這老東西致仕吧,佔著茅坑不拉屎,還不早點騰出位子給年輕肯幹的新人。

 最後還是費揚古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陛下,臣這些日子以來,也多聽聞見識了綠營積弊。各級將官們平日裡多吃空餉,遇上峰督察就出錢從市井拉些閒散人員湊數。便是在營的兵卒也多不習戰。每月孝敬些許銀錢,便免了操練之苦,且可用這時間,或行商、或幫工、或種地,掙些錢財貼補家用。如此一來,一上戰場自然原形畢露。”

 “臣以為,欲提升綠營戰力,一則需嚴查軍將吃空額、剋扣月餉之惡習,必要時可殺一儆百;二則需嚴禁士卒私自做工為商,敢犯禁令者或殺或流,絕不姑息。其三,綠營士卒除了營中當值外,還需領解送、守護、緝捕、察奸、緝私、承催、清道諸多事務,心有旁騖則難以專心操練,不若別立一軍,專職雜務,其餘士卒也可更加投入軍事。”

 綠營兵說是正規軍,其實倒更像是武裝警察,甚至肩負著後世社區辦事員的諸多任務,還喜歡幹兼職。

 這種氛圍下,要是還指望戰鬥力,那才是見鬼了。

 大清國的皇帝對這裡面的道道當然也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說這種情形就是因為他們放任才得以深度發展。

 天下承平,綠營嘛,維護下地方治安就行了,真要戰力彪炳,大清國的皇帝們都要睡不踏實了。

 其實康熙雍正這會,綠營兵的戰鬥力倒還好,此時國家財政豐裕,餉銀足額髮放,物價也比較穩定,沒有那麼嚴重的通貨膨脹,就算是沒有外水,也能勉強養活一家人。

 再隨便搞個兼職,生活上還是沒有問題的。

 衝著這份收入,綠營士卒也不敢在逃操上太過分,不然丟了這份飯碗,豈不是虧大發了。

 等到了十全老人後期,實際收入再也崩不住了。

 康熙末年米價每升七文,乾隆初年米價雖然漲了不少,但也不過每升十餘文,等到了乾隆晚年,米價則常年在二十七文到三十四文間徘徊。

 浙江一斗米的價格從乾隆十年時的九十餘文漲到了乾隆五十七年的二三百文之間。

 除了糧食之外,其他物價也水漲船高,“往年專貴在米,今則魚蝦果蔬無一不貴”。

 這個時候才真正出現綠營兵大規模外出兼職的浪潮。

 以至到白蓮教大起義的時候綠營兵一觸即潰。

 好在當時八旗待遇上還勉強能保證,基本的戰鬥力還在,不然太平天國一般的大動亂便要提前幾十年上演了。

 糧食價格從天下初定後每石五六錢到嘉慶道光的二兩,大頭兵們越來越窮,戰力也是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