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百曉生 作品

第676章 長白山論劍

 萬青山問道,“秦嶺脈關….你是任長虹的後人!?” 

 “不!任長虹是我的養父兼授業恩師。” 

 說完,他向站在身邊的女子看了一眼,說道, 

 “這位是我的妻子,任繼宗,我們兩個都是任老在西北地區收養的孤兒。 

 任老退隱後,便一直在秦嶺地區研究土地種植,並勘察秦嶺脈關的風水陣局。 

 參照著國家其他地區的脈關風水變化和山川河道遷移,按照整體局勢的動向,對秦嶺植樹造林。 

 目的就是為了讓華夏龍脈的走向,保持大局上的整體統一。 

 任老臨終前曾經對我們夫妻說過,他只想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實現自己該實現的價值,不想參與權謀紛爭。 

 他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他這一生經歷的傳奇故事,他還說,有朝一日,如果臥虎藏龍密令再次啟動之時,就是國家山河地脈風水大局動盪之日。 

 要我們二人聞風雷動,前來響應主事人調令,華夏文明的血脈不會斷流,長江八宿的遺志也不會消失。” 

 站在旁邊的妻子接著說道,“前幾天我們夫妻二人前去秦嶺恩師墓地拜祭,在墓地旁邊發現了臥虎藏龍密令啟動的標記,和您留下的集合地點。 

 於是便在料理了家事後,日夜兼程,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趕到了集合地點與您會合!” 

 說到這裡,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同聲說道, 

 “河山動盪,民族危難,秦嶺山水陣局守門人,願聽長江八宿主事人號令!” 

 這二人說完,從後面又走過來一老一少,老的大約五十歲左右,少的也有二十出頭。 

 他們面容質樸,卻滿身傲骨。 

 看的出,這樣的人心中定然深藏著某些無法對常人說出,卻高於常人世界裡所能接觸到的秘密,並且在常人的世界裡一直在內心中堅守。 

 二人走到萬青山面前,老的先開口說道, 

 “萬老!東南海海域漁民,東南武夷山脈關風水陣局守門人,陳兆勝攜犬子陳亮,接臥虎藏龍密令,前來報道!” 

 萬青山看他一眼,“東南武夷山脈關…..你是吳道臣的…..” 

 陳兆勝接過話,“跟他們一樣,我是吳老在國家困難,老百姓捱餓那些年在南海邊收養的孤兒。 

 沒有吳老的授業傳道,就沒有我陳兆勝的今天,吳老的恩情今世難報,這麼多年,我一直遵照他的囑咐,默默地傳承他的遺志。 

 今天來到這裡的都是行家,多的話我也就不說了。 

 總之,晚輩也是看到了萬老您留下的臥虎藏龍標記,和您用只有當年長江八宿才能夠讀懂的暗語,所註明的召集地點,才千里迢迢趕到這裡與您見面。 

 吳老的本事,我不敢說全部學到了手,但是在您重新牽動華夏龍脈,調整山水大局時,助您穩住東南武夷山關脈的陣局,與您所牽動的源頭互相響應,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起碼,我能保證靠著東南武夷山脈地下靈氣繁衍而生的老百姓,不受地震水患所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