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5章 ——趙姬嫪毐呂不韋

 周——武曌(日月當空):我也有一個朋友。 

 隋——楊廣(我是富二代):我也有一個朋友。 

 南宋——趙構(長跑健將):不用那麼厲害的功能也行,同求,同求。 

 此處省略一萬字同求。畢竟怕你們誇我水靈靈的。 

 而此時已經受了宮刑的司馬遷看著評論區那一連串的同求。 

 那直播的後人也就算了,你們這些一看就在我後面王朝的,不知道我現在是一個太監? 

 你們多少有點不禮貌了吧。再說了,我去問誰?我去把嫪毐挖出來? 

 對了——這個周的武曌是誰啊?周也沒姓武的在歷史上留名啊,不行,我得去翻翻竹簡,是不是我看漏了啊? 

 [反正話說回來,趙姬是被嫪毐徹底迷住了,趙姬以“代王養母”和伺候太后有功,請封列侯。 

 咱們都知道秦國的強大便是來自商鞅當初定下的軍功爵制度。 

 想封侯?沒問題,提刀砍人去吧,只要砍人就能封,當然砍人只能封最下面的幾等爵,再往上可不就是單單砍人就能做到!] 

 [趙姬這做法簡直一石激起千層浪,可第一:咱們始皇剛親政,朝堂有呂不韋勢大,母親不過想要封過伺候照顧自己的人為候,勉強忍忍也能封。 

 第二:有一種可能始皇這時候真不知道這個太監居然是假的。] 

 [反正嫪毐最後以一太監的身份繆毒被封為長信侯,賜山陽之地作為食邑。 

 大家不要以為嫪毐就是一個靠下半身吃飯的人,人家多少也有點智商的。《史記·呂不韋列傳》: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 

 翻譯一下就是嫪毐日常跟隨趙太后,得到賞賜甚為豐厚,太后也將各種事情交給嫪毐處理。如果嫪毐真的就是一個飯桶,那趙姬再傻也不可能讓他出謀劃策。] 

 [這裡博主結合史料做一個時間線推理。 

 畢竟你要說嬴政就因為孝順母親而封嫪毐為候,置秦法不顧,那是不太可能。 

 有人說,他可是始皇啊,一言而決,他就是法。 

 可我們要注意到,他這個時候剛剛親政,外戚、宗室、朝中還有呂不韋一方,但凡有一方提出反對,而且理由是始皇根本反駁不了的,秦國強大的根基——軍功爵制度。] 

 [我們來看一下時間線——嫪毐封侯是秦王政八年,這一年嬴政剛剛親政。 

 而這一年還有一件事成蟜在秦攻趙戰事中倒戈反叛,自殺於屯留。 

 而在前一年即秦王政七年,夏太后死了——夏太后是莊襄王異人的生母,贏政和成蟜的親祖母。 

 而我們可不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嫪毐所謂的功勞是幫助趙姬贏得了和夏太后以及曾經的華陽夫人現在的華陽太后之間的政治爭鬥。 

 趙氏外戚取得勝利,另兩派外戚失敗。 

 畢竟這樣才能說的通,不然就一個把趙姬照顧的好? 

 就讓嬴政在剛剛親政第一年就違背秦法不太可能。 

 當然照顧也真照顧的挺好,畢竟都照顧到床上去了嘛。] 

 ——ps:這是作者結合別人觀點說的,不保真。 

 [而或者還有一方面的原因,當時朝堂呂不韋那不能說是一手遮天,那也是隻手遮天。 

 是不是沒區別?因為本來就沒區別。 

 畢竟你想,秦王都得喊一聲仲父的存在,朝堂大半文臣武將不是被呂不韋招攬的,就是被他提拔的。 

 而提拔一個太監封侯,讓太監去和權臣鬥。這就說的通了,是不是有種莫名熟悉感,對咯,明朝就是這樣的。] 

 [為什麼各朝各代都很喜歡用太監來對付權臣外戚之類的? 

 因為太監他不能當皇帝,對吧! 

 再說了,太監的權勢完全來自於現任君王的賜予。 

 但凡先帝去世,新帝繼位,下場好的還能去守陵,下場不好的,直接殉葬去。 

 當然大唐這種玩脫了的除外。 

 畢竟一個太監毒殺皇帝然後還能安然無恙滿身富貴活過三朝,並且善終。 

 借用教員的一句話——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 

 此時的朱元璋感覺五雷轟頂,已經懵了。 

 咱不是掛了塊牌子,定為祖訓——不許宦官干政? 

 咱不是已經廢了丞相——咋還有權臣? 

 一時間,他懷疑是不是這後人說錯了啊,可轉瞬之間又反應過來,該不會標兒的後代把咱的皇明祖訓當草紙扔了吧? 

 “標兒,雄英現在都六歲了,老話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你讓人把他送到咱身邊來,咱親自教,小兔崽子,不是他就是他後人把咱皇明祖訓都忘到狗肚子去了。 

 咱好好教育他,聽咱的話,那還有什麼權臣干政,還要用宦官來鬥權臣,真虧他們能想得出來。” 

 “爹,你平時罵我打我也就算了,雄英可還小,可別打出病來。” 

 “廢話,那是咱親孫子,咱是要教他治國理政的道理,咱會打他? 

 再說了,你一個太子還教育上皇上了,咋的,等不及想當皇帝了?” 

 合著我不是親兒子?打我罵我時候要沒娘還指不定把我罵成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