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17章 ——白起之死

 結果只帶來了一把劍,白起也懂了。 

 賜死! 

 白起想啊想,我到底有什麼罪啊?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我本來就該死了,我騙殺了幾十萬人! 

 而後拔劍自刎! 

 而白起的死去莫過於秦國一大損失! 

 要是白起努努力,活長一點,活到始皇繼位也不是沒有可能啊,畢竟嬴稷死的時候,嬴政已經九歲了,嬴政十三歲就登基。 

 嬴稷自己努努力搞不好都能活到! 

 你就想想要是白起和始皇搭配,真是想想都有很意思,不是嗎? 

 一個千古一帝,從未殺過功臣! 

 一個百戰百勝,卻未遇明主。 

 而且白起要真活到始皇時候,那資歷簡直不得了,歷經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三朝,到始皇這裡四朝了! 

 都不用安排什麼託孤職位給他! 

 就往嬴政身邊一站! 

 嬴政,我白起罩他! 

 你看看誰敢阻攔嬴政親政,一個百戰百勝的將軍,朝堂幾乎所有將軍,以前不是白起手下的!就是白起手下的手下! 

 你呂不韋還仲父,嫪毐還敢霍亂宮廷! 

 就白起這身份,這年齡,二話不說直接殺了你們,國人都得說殺得對,搞不好是先王託夢告訴白起的!不然大將軍怎麼會隨便殺人! 

 畢竟白起死後可是被“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而關於昭襄王為什麼要殺白起,主要還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白起不給嬴稷面子。 

 嬴稷本身也不是一個多大度的人!或者說這才是古代君王的常態! 

 白起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給面子,還冷嘲熱諷! 

 嬴稷也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家了! 

 而人老了一般就兩種性格,要麼特別大度,要麼特別計較,不幸的是嬴稷屬於後者。 

 二,清除宣太后、魏冉的殘餘勢力。 

 或者更精準一點,朝堂裡面的楚國勢力。 

 畢竟白起是楚人,還是被魏冉舉薦上來的,不管白起認不認,心裡什麼想法。 

 他天然就是楚國派系的!他也不可能自己說我可不認魏冉舉薦我這回事! 

 這屬於忘恩負義,而忘恩負義的人沒人會喜歡的! 

 第三:那就是范雎的迫害! 

 畢竟歷來拿刀的和拿筆的,天然就不對付,白起是秦國武將的頭子,范雎是文官頭子! 

 國有危難,那肯定大家通力合作,先挺過去再說。 

 可要是沒有外敵,那真就是恨不得馬上弄死對方。 

 當然,有些朝代哪怕有了外敵,文武還是內鬥,甚至有些文臣武將自己內部都內鬥不止。 

 比如某宋,某南明。 

 而歷史記住了白起,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又與韓信合稱“韓白”,後人還常將其與韓信、衛青、霍去病等合稱為“韓白衛霍。 

 唐代時位列武廟十哲。 

 南北朝之後白起被道教納入神鬼譜系,逐步得到抬升和神格化,到元末明初時入列仙班,成為神將。 

 嬴稷可沒這待遇,我們對他就記住一個贏小米。 

 畢竟像完璧歸趙這些鍋都被秦始皇背了! 

 始皇可真是背鍋達人,白起是他殺的! 

 和氏璧是他搶的! 

 最後我們看一下不同朝代對白起評價。 

 而從中很明顯可以看出這個朝代是否崇尚軍功! 

 西漢——谷永:“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介之過,賜死杜郵,秦民憐之,莫不隕涕。” 

 曹魏——劉邵:“膽力絕眾,材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 

 唐——李世民:“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唐——《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 

 北宋——趙匡胤“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於此?” 

 明——王廷相:“長平已破趙,範相進邪言;忽賜杜郵劍,昭王何其昏!” 

 有木有看到趙匡胤的說特別不合群,哈哈,畢竟宋朝啊!真的是不好評價,說他差吧,他對外勝率還挺高的,畢竟不高早就亡國了! 

 而且人家還挺有錢,當然我指的是國庫和那群貴族,普通百姓可過不得不咋的! 

 有錢,有兵,有能打的將軍! 

 就是沒有一個靠譜的君王! 

 打輸賠錢,打贏少賠一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