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23章 尊王攘夷——齊桓公之死

 [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齊桓公二十三年 公元前663年 

 山戎攻打燕國,向齊國求援,一直打到孤竹為止。 

 孤竹國,我們可以好好介紹一下。] 

 “仲父啊,這後人說話能不能有個重點啊,寡人要知道他先祖是誰,非得活劈了他不可!” 

 大秦 沛縣 

 還在喝酒的劉季又打了個冷顫,奶奶的,乃公不會真虛了吧? 

 [據考證孤竹國既履“任王事”之職,又負代商守土之責,為享有尊貴地位的諸侯國。 

 商末周初,紂王無道,孤竹國因“闢紂”而被迫北遷至遼西喀左一帶。 

 西周之時,孤竹地位周邊強國環伺,孤竹國勢力衰微,不得不從屬山戎,在公元前660年齊滅山戎之戰中被當作山戎與國一併消滅。 

 而關於孤竹國還有幾個大家熟悉的典故伯夷叔齊讓國、叩馬諫伐、恥食周粟、甘餓首陽。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位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 

 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尊天倫,不願打亂社會規則,也未繼位,二人先後出國前往周國考察。 

 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 

 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嬴政也是終於停下了大笑:“李斯,你還記不記得這後人最早開始是不是說要講朕這位千古一帝的? 

 這都講到哪裡去了? 

 說話沒個正行就算了,還沒重點,你說今日晚食之前能聽到他講朕嗎?” 

 “應該能吧,他應該也要吃飯的吧?” 

 [燕莊公感謝齊桓公,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 

 然後把燕莊公所到之處都割給了燕國,還囑咐他要像祖先召公一樣,遵守周禮,給天子納貢。 

 齊桓公二十七年 

 狄人進攻邢國,齊桓公率兵並召集宋、曹兩國君主救援,而後又幫助邢國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 

 不久,狄人又進攻衛國,君死國滅。 

 齊桓公有幫助衛國在楚丘築建新城,重建國都。 

 齊桓公三十年,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進攻蔡國。 

 打蔡國首先是因為一個女人蔡姬。 

 這蔡姬是蔡國為了討好齊襄公送去的女人,被封為夫人,有一天在床上盪舟。 

 這蔡姬就去騙,去偷襲這齊桓公幾十歲的老人,把船搖來搖去,嚇到了齊桓公,就把她送回了蔡國,沒想到這蔡國扭頭就把蔡姬嫁了。 

 連個時間差都沒有,你多少有點太不尊重霸主了。 

 第二則是因為要打楚國,這蔡國和楚國可是同盟,先把小弟收拾了再打大哥。 

 八國聯軍大戰楚國,楚國打不過,可八國也打不進去,談判吧。 

 具體談判大家小時候都學過,《齊桓公伐楚》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而後諸國會盟,楚國答應遵守本分,朝貢天子,史稱“召陵之盟” 

 齊桓公三十一年,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因惠後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便欲廢鄭立帶。 

 在周惠王死後,齊桓公約集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週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 

 而周襄王為了感謝齊桓公,在葵丘會盟時,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 

 至此,齊國威望達到巔峰。 

 順帶提一下這位送肉的宰孔,也叫周公忌父,是周公旦後裔,推測以周公為氏。 

 而他是周國君主,沒錯,周國。 

 用一種很繞口的方式給大家解釋一下,成王為了感謝姬旦輔政,便把周族發源地岐山之陽作為他的采邑,而爵位為公。 

 故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為周公。 

 而不要覺得周封周國很離譜,畢竟後面周還封了東周國,西周國。] 

 嬴政默默的向宮內走出,還吩咐了一聲:“李斯,什麼時候講到有用,讓宮人叫我,這後人太無聊了,我算是理解了什麼叫水時長了,不就是多說廢話嘛” 

 “喏” 

 [而葵丘會盟形成了很重要的五條誓約 

 一: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二:尊賢育才,以彰有德。 

 三: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四: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五: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