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1章 始皇評價其二

 歸根到底在歐洲最開始建立一個統一而又龐大國家的統治基礎根本就不存在。 

 整個歐洲除了南歐有山脈和伊比亞半島,算得上一馬平川了吧? 

 這要放中國,能一直統一下去,地方敢叛亂?中央一個騎兵衝鋒就過去了。 

 地方鬧獨立,帝國中央三天大軍就殺到,我們也不說近代某位藝術家,就說匈奴,都被漢朝打的分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被一路攆出草原,殘兵敗將的到了歐洲,一個衝鋒就打的歐洲人哭天吼地,直呼上帝之鞭。 

 更不要說要是沒有釣魚城打死了蒙古大汗,指不定現在整個歐洲過節可能要跳蒙古舞,祈禱要找長生天。 

 因為歐洲基本就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地勢在古代沒有燧發槍、大炮的年代,這簡直是騎兵的夢想之地。 

 只需要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就可以統合成一個集體,為什麼又走上了一村一國的道路? 

 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歐洲的秦始皇。 

 我們歷史書上僅僅用一句郡縣制天然提供了統治大規模國家的制度保障 來概括,是不太客觀的。 

 不信,你把郡縣制給歐洲試試? 

 郡縣制給了歐洲又能怎樣?這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制度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人心遠比鬼神可怕。 

 郡縣制能解決人心的分裂嗎? 

 武力征服了一個國家,就能讓他打心眼裡臣服於你嗎? 

 文化的認同和政治制度的征服才是最後一統天下的保障。 

 不然倭國侵我華夏也不用搞什麼共榮、搞什麼華夏已亡,正統在倭這些鬼東西了。 

 至於很多小說作者很喜歡的去到每個朝代就先去直接滅種,up主只想說太浪費了。 

 星爺說過:一張衛生紙也是有他的用處的。 

 具體怎麼用咱們最後再來講。] 

 大明 北京 

 “小順子,鄭和的船隊出發了沒有?”朱棣有些記不清,向著身邊太監問道。 

 “陛下,您定的日子是這個月中旬,大吉之日出發,現在應該還在做準備。” 

 “那就傳旨,讓鄭和別帶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按著滅國之仗配置,多帶火炮火銃,順便找找前元時候徵倭國的海圖。” 

 “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