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2章 始皇評價其三

 東漢 冀州 

 曹操的頭痛又犯了,這後人太無恥了些,那叫成大事不拘小節,混蛋,說孤矮,孤已經忍你很久了,你居然拿宮臺氣咱了,你祖宗姓劉是吧?大耳賊,你給孤等著! 

 [扯遠了,而有朋友會問,那始皇后期不也大興徭役,我們還沒講到那裡,而對於始皇這種博主也不能共情,博主是把功過分的很清的一個人,我在討厭曹操也不可否認他為北方民眾帶來了安穩,結束戰亂。] 

 曹操:後人,你說晚了,孤一定得把大耳賊的嘴巴抽腫,嘴巴太臭了,混蛋! 

 嬴政:沒事,你這後人說話可比六國餘孽好聽,他們只會罵朕,就憑你分清功過,我少抽你祖宗劉邦兩個嘴巴子。 

 大秦 沛縣 

 劉季又打了一個冷顫,曹寡婦笑道:“呦,該不會被你兄弟說中了吧,真虛了?” 

 “哈哈,乃公今日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一柱擎天,來吧,小娘子。” 

 至於接下來的發生的事,那隻能用曹操的一首詩來形容。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潺潺,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而說回始皇的書同文,此時秦始皇面臨的困難無比巨大,總結起來兩點:聽不懂,看不懂。 

 感謝我國幅員遼闊、山川縱橫,讓我國天然就能夠安心埋頭種田。 

 可也拜其所賜,各地都有方言,同樣都是一個地方的人,可能隔了一個縣,方言都不太能聽懂,更不要一個北方人如果到了廣東等地,你就不要指望你的耳朵能有什麼用了。 

 可這並不影響你們交流,對吧? 

 為什麼? 

 整個東亞幾乎都是漢字的輻射範圍,你到了日本連蒙帶猜還能看懂幾句話,更不要說如今的韓國,地名人名必須用漢字做備註。 

 秦國當時的情況可比如今東亞的情況還複雜,不僅各地說的話語音不一樣,字都看不懂完全不一樣。 

 初中歷史課本上有關於“馬”字的六國寫法,你就看看齊國和秦國的可能猜還能猜出來是寫的馬,其他各國那都是啥啊,天書嗎? 

 六國之民,到其他國家,和咱們今天出國也差不多了,你要麼就帶翻譯、要麼你就得會手語。 

 當然咱們提過上層貴族有通用雅言,可這天下是貴族多還是百姓多? 

 總不能秦滅六國,又讓六國貴族又統治故地,那不白統一了? 

 那如果你想統一語言,你還是直接放放棄吧, 換成今日,你去統一方言看看? 

 電視上為什麼全是用普通話,那是得保證全國民眾都能聽懂,要是用方言,比如東北話,四川話這些還好,配上字幕大家還能勉強懂,你用閩南話試試?當地人都不一定能夠聽懂。 

 作為一個四川人,我以為全國應該都是能聽懂我的川普,直到有一次和外地朋友交流。 

 啊?啊??啊??? 

 這位朋友用三個啊字成功擊碎了我二十多年的幻想。 

 語言是根本無法量化的,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規範的。 

 普通話,這是因為國家大力推廣教育,花了這麼多年時間。 

 就這樣的情況,你以為你的普通話很標準,可你去試試考普通話甲等試試,你的普通話帶著口音,而且不經意之間會把你們方言詞彙用普通話說出來,你還認為普通話裡面就是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