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5章 統一度量衡

 但你那天要是做錯了,惹她生氣,她這一輩子都不會忘。 

 換成國家也是同樣,秦國發布一百條一千條利民的政策得到的民心。 

 只需要一條害民政策,那就能把好不容易得來的民心消耗殆盡。 

 所以度量衡的不統一不僅僅是增加了秦國的稅收成本,還影響著人心所向。 

 如果文字是官僚制度的地基,那度量衡就是整個官僚系統的基礎工具。 

 統一度量衡不僅僅可以減輕稅收難度,還可以量化的對各地官員進行統一的績效考核。 

 魏地官員今天收稅收了一百石,楚地只收了八十石,難道魏地官員更努力? 

 不,僅僅因為計算標準不一樣,楚地的八十石有可能是魏地的一百石,甚至一百二十石。 

 可你能說魏地偷奸耍滑嗎?人家也沒有呀,人家就是按照當地計量標準來的。 

 而且發工資也是一個很大問題,古代官員俸祿都是以糧食為主,當然也有像我大明這種,髮絲綢、胡椒等奢侈品,你們自己去賣,賣了在自己去買糧食。] 

 朱元璋:你這後人不懂不要瞎說,絲綢胡椒很貴的好不好?朝臣還佔朕便宜了。 

 [而給剛剛統一的龐大帝國官員發放俸祿,你是按照何地標準發放? 

 即便你直接發金銀銅錢也要先拿糧食做一道換算。 

 而整個官僚系統突出的就是一個上下有別,而過去形容官員級別尤其是喜歡漢朝歷史的朋友,一定熟悉一個一千石官員和兩千石官員的區別,這裡的一千石和兩千石就是糧食的意思。 

 而統一度量衡之後,就像前文提到過的李悝變法一樣,秦朝中樞可以準確的知道整個國家的家底,國家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能夠用於耕種的土地,每年大概能收多少稅都能夠有一個直觀概念。 

 從此官員收稅無論是燕北極寒之地還是蜀地吳越天涯海角,秦國對於支出收入都開始變得透明清晰了起來。 

 按照秦法來收稅,不說百分之百能夠沒有官員盤剝,畢竟這是何時何地都解決不了的人性問題。 

 但有了統一的標準,官員的盤剝至少沒有那麼狠,只能偷偷搞點小動作。 

 而公平性得以確立,國家收多少稅是有統一規定的,全國度量衡都是統一的。 

 要是發生了相鄰兩個縣一個收稅收的多,一個收的少。 

 你還是會罵秦國,但是不是主要對象已經轉移到官員身上了,人家皇帝可是明碼標價說了收多少的,多出來的肯定是你這個官員巧立名目乾的。 

 由此清官和貪官兩個概念也逐漸成形,不是皇帝不好,是貪官騙了皇帝,都是你們這些狗官矇蔽了皇帝。 

 在這之後要是再發生什麼事惹的民怨四起,皇帝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收稅的官員拉出來一刀砍了以平民憤。 

 借用某位up主的一句話:筆桿子為帝國指明方向,秤砣子為帝國算明斤兩,統一的文字和度量衡二者相輔相成為這個新生的帝國注入了動力。 

 而統一的文字、車軌、度量衡,讓這片古老的華夏大地正式連成一個整體。 

 統一的文字保證了你哪怕語言不通,你從塞北雪原到南越大海之濱,你也能夠一路順暢的通行。 

 統一的車軌保證你在華夏大地何處通行都需要保持你的車軸完好就行,不需要每到一地就需要重新換車。 

 統一的度量衡保證你無論在華夏大地何處種地交稅還是商人行走天下,都不需要再進行原始的以物換物或者進行復雜的換算。 

 至此華夏成為一個整體的地基已經被始皇嬴政打造完畢。 

 憑此三點,始皇帝嬴政那是毫無疑問不可質疑的千古一帝。 

 而如果始皇在完成這三點之後就龍御歸天那不需要等到我們近代才能翻案,古代皇帝有一個算一個肯定要把始皇捧到天上去。 

 可惜,始皇沒有死,還陸續上馬了許多即便是如今也讓我們瞠目結舌的工程。] 

 大明 奉天殿 

 朱元璋有些可惜的說道:“是啊,活的太長了反而不是好事,那玄宗若是死於開元盛世堪比太宗,宋高宗若是戰死於靖康之戰如今怕也是萬民敬仰。唉。” 

 馬皇后打趣道:“怎麼,咱們洪武大帝準備現在自刎歸天了?免得老邁昏聵落下罵名?” 

 “哼,妹子,咱不是和你吹,咱就算老了也是一個聖明之君,再說了就說咱不想落得老邁昏聵也不必自刎,咱直接禪位不就行了? 

 標兒啊,為了你爹將來不老邁昏聵落下罵名,要不明年歲首你就改元登基,咱也好去當太上皇,得享天倫之樂。” 

 朱標無奈說道:“爹,您還年輕,咋一直念著我登基呀,再說了我當太子和皇帝有啥區別嗎?” 

 嬴政:那要不要朕拿太阿劍自刎?你這後輩說話太難聽了。什麼叫死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