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7章 ——亡秦者胡、北卻匈奴——再次為大佬加更

 再次感謝“苫小牧的北港火山”的打賞,祝您龍年大吉,家人安康,財源廣進。 

 再次加更,希望大佬喜歡。 

 [始皇帝可謂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這長生不老藥要煉,找仙人的事情也不能放下。 

 這徐福一去不返回,多半是沒打過仙人,看來武力不成,盧生,你去求。 

 盧生比徐福聰明也沒徐福聰明,徐福人家航海達人,直接跑了。 

 盧生沒這本事,可人家瞎編可有一套。 

 盧生說我沒找到神仙,但是我在大海之中得到了神賜之物——《錄圖書》 

 而這上面記載了我們大家都熟悉那句話——亡秦者胡也。 

 這本書成為了這個時代的轉折點。 

 嬴政和朝臣都認為這個胡指代的是北邊的胡人鄰居——匈奴,秦國屬於西戎那邊,西戎滅了東夷齊國、南蠻楚國,東南西北就剩下北狄。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王朝在馬鐙馬鞍馬蹄鐵出現之前,對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佔優勢,並不是打不過,而是找不到不好打。 

 朋友們肯定要拿漢初劉邦的白登之圍來說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別找理由。 

 你以為的白登之圍:劉邦幾十萬大軍被匈奴團團包圍,陳平找到冒頓寵愛的女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獻上財寶才得以解圍。 

 而實際上的白登之圍:劉邦率軍連戰連勝匈奴敗退,匈奴示敵以弱勾引劉邦,劉邦不聽勸阻,老毛病又犯了,覺得自己天下無敵。自己帶著前鋒進攻,結果被人家冒頓率精兵圍住,可這周勃、樊噲、夏侯嬰的精銳部隊就在後面。 

 劉邦不知道他們還要多久才能攻進來救援,冒頓也怕被人家用中心開花戰術,裡外包夾直接消滅。 

 雙方都找了個臺階下,訂立盟約。 

 這在史書上都是能夠直接找到原文的。而且想想冒頓,這可是一位對父親下殺手毫不猶豫的人,他能因為寵愛一位侍妾就聽從侍妾的話放過劉邦? 

 嗯,可能偶像劇會這麼演吧。] 

 (俺可不是老無賴):什麼叫老毛病,劉邦就是一時失察而已。 

 [你這非要槓是吧,韓信打項羽你來我往有勝有負,劉邦那是覺得我上我也行,幾十萬打項羽幾萬,沒打過,差點被項羽追上幹掉的事情你怎麼不提?這是不是老毛病?] 

 (俺可不是老無賴):那是項羽,那是一般人嗎?沒打過那不是正常,打過才不正常。 

 [好吧,你說得對,不扯這個,說回匈奴。 

 而為什麼漢武帝劉徹就因為打匈奴這一項就名流千古,因為在此之前中原王朝打匈奴都只能管一時,遊牧民族打不過就跑唄,你在茫茫草原怎麼找? 

 衛青和霍去病,尤其是霍去病像自帶導航一樣,直接打到王帳,俘虜匈奴單于叔父等,而後直接殺到狼居胥山,這可是匈奴祭天的地方,霍去病直接在那裡代表漢武帝祭天。 

 由此封狼居胥和飲馬翰海一起成為武將的最高榮譽。 

 而歷史上唯一獲得這兩項殊榮的只有——明仁宗最信任的徵北大將軍朱棣。] 

 大明 應天府 

 朱棣那是直接大笑起來,連忙對著朱元璋說道:“爹,您看到沒有,咱沒造反,咱是徵北大將軍,還是仁宗最信任的,咱要是有造反心思,能被叫做最信任嗎?” 

 朱元璋只是有些疑惑不解問道:“怎麼會是仁宗?標兒怎麼論都該是太宗才對吧?” 

 “嘿,爹,那仁宗肯定是咱大侄子雄英呀,指不定咱長壽活得長,大侄子登基咱還能打蒙古人呢。” 

 朱元璋順手一茶杯就扔過去:“混蛋,你咒你大哥早死?” 

 “爹,你講講不道理,咱說自己長壽,什麼時候咒大哥了? 娘,大哥,你們看看爹,忒不講理了,先說咱造反,現在好不容易清白,又說咱咒大哥早死。” 

 朱標也是勸道:“爹,生來病死都有命數,再說四弟比我小那麼多歲,雄英登基時候他還活著不也挺正常的? 起碼說明四弟真沒造反,這不挺好的吧。” 

 馬皇后也是捂嘴偷笑說道:“好了,棣兒,你爹就這個脾氣,重八,這下可證明人家棣兒清清白白的,你就別沖人家撒氣了。” 

 大明 北京 

 朱棣看著大胖笑著說道:“呦,仁宗陛下,您看給我這徵北大將軍批點軍費怎麼樣?” 

 “爹,您這就是咒我早死,哪有人活著時候被喊廟號的?” 

 朱高煦憨憨的問道:“爹,憑啥仁宗就一定是老大?就不能是我嗎?我要是仁宗,您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砰的一聲,朱高煦又躲過了老爹的茶杯攻擊,朱棣沒好氣的說道:“你也不看看你那個樣子,看看你為人處世,還仁宗,我看你像個武宗。” 

 “哈哈,爹,您這意思我是太子了是吧?” 

 “爹,爹,別打,別打”大胖邊喊著邊往朱棣手裡塞木棍。 

 朱高煦邊捱打邊喊冤:“是您說的我是武宗,我這不當太子繼承皇位哪裡來的廟號? 您打我幹啥?” 

 不說還好,越說打的越慘,大胖雙手拿著十幾根木棍等著。 

 [而盧生也是誤打誤撞,被後世稱為預言家。 

 很多人都說始皇棋差一著,沒想到這個胡不是胡人,而是自己的十八子胡亥。 

 其實這個說法多少有點牽強。 

 秦亡肯定和胡亥有關係,但秦亡時候秦王是子嬰,投降對象是劉邦,殺子嬰的是項羽,這三人沒一個人和胡沾邊。 

 畢竟亡秦者胡也,那必須要直接亡在他手上才對吧。 

 當然這個不重要。] 

 嬴政:不重要,你扯半天,剛才說少打劉邦兩巴掌,現在收回。 

 [為什麼說盧生聰明,就在於此。 

 當時秦沒有消滅的勢力只有北邊的匈奴了……]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不是應該是秦皇嗎?怎麼成秦王了? 

 [啊??這你都不知道?趙高說天下大亂,不能稱帝只能稱王呀。] 

 大秦 咸陽 

 嬴政滿臉怒氣:“蒙恬,去把趙高屍首給我挫骨揚灰!” 

 [接著說盧生這個人,他這個仙書指的方向很對,始皇大大動了打垮匈奴的心思並且雷厲風行的實施了。 

 而這個決策又再次把秦國拉入了戰爭的泥潭。 

 遊牧民族始終對中原王朝像個牛皮癬一樣,時不時就來騷擾一下,無非兩個原因。 

 第一:他們生活所需的物資食鹽、鐵鍋銅鼎之類的東西,他們造不出來,如果食鹽還可以用沒提純的粗鹽勉強用用,那銅鼎之類的就只有靠中原輸送,兩邊互市的時候交易多一點,這種騷擾就稍微少一點。 

 第二:天氣變化,如果說農耕民族看天吃飯,遊牧民族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原地區發生乾旱雨災,盛世年景,老百姓有餘糧,國家救援及時還勉強能挺過去,要是遇到王朝末年或者戰亂,那中原大地遍地都是揭竿而起。 

 而草原如果發生旱災水災之後,水草減少,牲畜會大規模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