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帝崩

 [沙丘,困龍之地,商紂王帝辛死在這裡,趙武靈王死在這裡,而現在輪到秦始皇嬴政。] 

 帝辛、趙武靈王:要不要把沙丘改個名字?太邪門了吧。 

 [嬴政南巡途中死在沙丘,留下遺詔命公子扶蘇繼位,可在他身邊只有趙高,他最信任的內侍背叛了他。 

 篡改遺詔趙高一人搞不定,還需要一位關鍵人物——李斯。 

 趙高搞定李斯只用了短短几句話:扶蘇學儒的,即便他不重用儒家用法家,也一定不會用你,你們法家的應該最瞭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故事吧。 

 所以我們扶胡亥上位,他就是一廢物點心,我只要榮華富貴,朝政大權你來掌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改造這個世界,想好了嗎?李桑! 

 李斯並沒有抵抗住這個誘惑,李斯哪怕只需要說一句趙高篡改遺詔意圖謀逆,秦軍就能把趙高剁成肉塊, 他並沒有說。 

 或者趙高胡亥能夠控制軍隊?雖然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但我們假設有這一種可能,李斯有骨氣一點寧死不從自刎而死,他今天的祭祀規格肯定僅次於諸葛丞相。 

 可惜他都沒有,李斯可恨嗎?可憐嗎?還是可悲?] 

 大秦 咸陽 

 嬴政只是默默看著跪在地上默默流淚的李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而李斯還是在想如果沒有天幕降世,以後真的發生這種情況,自己還會如歷史上一樣的選擇嗎?或許應該還會吧,為名利而來,也徹底沉淪在名利中。 

 [說一個笑話,始皇帝死後一定很開心,因為據記載他很喜歡吃魚,畢竟吃過野生魚的都知道,做魚只需要加點鹽就會很鮮很美味,完全可以不需要其他佐料。 

 而李斯趙高為了隱瞞始皇死訊,直接找來好幾車鮑魚掩蓋屍臭味。 

 《史記》中對此只有短短一話,“會句暑,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大秦 咸陽 

 叔孫通一腳就踢到李斯身上罵道:“混蛋,你竟敢如此侮辱陛下,我打死你個混蛋。” 

 李斯剛想說話就聽到叔孫通小聲說道:“忍忍,我是在救你,趙高死了還被挫骨揚灰,陛下盛怒之下難保不會拿你出氣,我打你一頓陛下就沒那麼恨了,忍忍。” 

 說罷也不管李斯回答,又大喊道:“儒家同門,諸位朝臣,隨我打死這不忠不義的混蛋。” 

 李斯:叔孫通,你個王八蛋,你這是救我?你分明就是想正大光明打我一頓。 

 [而李斯和趙高還帶著始皇屍體從扶蘇和蒙恬所在的上郡經過,對扶蘇和蒙恬進行震懾,隨後回到咸陽直接以始皇的命令讓扶蘇自殺。 

 扶蘇此時是不知道始皇已死的,而後李斯趙高用始皇帝的命令下令扶蘇自刎。 

 扶蘇為什麼自刎? 

 因為他覺得這就是他父親發出來的命令。 

 畢竟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畢竟父子更多的是像仇人。 

 即便皇室裡面父子典範朱元璋與朱標還會有鬥氣的時候。 

 更何況是不善於表達感情的始皇? 

 首先扶蘇母親是楚人,嬴政對楚系的態度我們是可以看見的。 

 其次扶蘇認為他勸諫惹怒了始皇,到長城是發配,讓他遠離政治中心,從此和王位無關。 

 最後是大家常說的扶蘇好儒家所以被始皇所不喜,你們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扶蘇有儒家老師,一定是始皇安排的而不是他自己選擇的。 

 皇室子弟的教育肯定是由皇帝決定的,你見過哪位皇子敢和皇帝說我想說啥不想學啥嗎? 

 始皇讓扶蘇學儒家很簡單,有的東西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懂,更何況朝堂就能讓法家一家獨大嗎? 

 你哪怕就是把儒家當個吉祥物養著也行呀,更何況始皇也是這樣做的, 

 歷史上最早對孔子後人的封賞就源於始皇,孔子九代孫孔鮒精通六藝,封其為魯之“文通君”。 

 這個名譽性質的榮譽當然比不上後世的衍聖公那樣的高高在上。 

 但是不是也說明至少始皇是沒有讓法家一家獨大的想法? 

 更何況儒家理論裡面挑一些出來對於管理民眾是真的很有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蒙恬也沒有勸住扶蘇,兩人先後自刎。 

 扶蘇就沒有想過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始皇真的要發配流放他,會把他發配到一個關係和他很好並且還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將軍身邊嗎? 

 直接囚禁或者貶為庶民不是很好?直接去李斯身邊也行啊。 

 受限於史料記載我們普遍認為就是學儒家學傻了。 

 在穿越界最忙的應該是我們的天策上將李世民了。 

 畢竟他又要穿越成劉禪幫諸葛丞相三興漢室,又要穿成趙構帶岳飛北伐中原,還要穿成崇禎皇帝拯救大明。 

 當然還有朱元璋也很忙,要穿越到王朝末年拯救各個朝代,當然朱元璋穿越就太簡單了,給他一個破碗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