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二,那就是在布帛上用硃砂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魚肚子裡面,等到大家吃魚的時候,剖開魚肚一看,就發現了這個天機。 

 第三:那就是他們假裝狐仙,在大家睡覺的時候,口吐人言,說:大楚興,陳勝王! 

 用這種神神鬼鬼的事情,來影響這些人,讓他們覺得,陳勝起義,那是天命所歸! 

 這時候,人們頓時就被洗了腦,覺得這必定天意。 

 隨即紛紛表示願意跟隨陳勝吳廣。 

 這可真的需要一些知識才能夠辦到,尤其先秦時期,知識被壟斷的情況,宋元明清普通平民好歹還能聽聽戲文說書的自己學習,先秦時候書籍是竹簡,沒人教你斷字,你可能意思都理解不到。 

 而陳勝吳廣領導下的確實是一群農民,可你要是這樣就說明是農民起義那就更扯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他們的目標和綱領。 

 宋朝時期,宋太宗趙光義讓農民無立足之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由農民領導,由農民參與,當時提出的口號叫做: 均貧富! 

 農民們以打土豪,殺貪官為主,目的就是為了有口飯吃,有田耕作。] 

 北宋 汴梁 

 趙德昭不知是該說自己聰明還是烏鴉嘴,原來真的是叔叔? 

 不管了,先把叔叔往死裡整。 

 “父皇,您聽見了嗎?後輩說的是宋太宗趙光義。請父皇為兒臣做主,說不得叔叔走那玄武門進來殺掉兒臣,篡權奪位。” 

 趙光義:混蛋,汴梁哪來的玄武門? 

 “皇兄,不是這樣的,臣弟不知道呀,那是將來之事,或許是德昭早亡,皇兄無奈之下才傳位於我。” 

 “呵,叔叔可真是強詞奪理,便是我早亡?那我弟弟何在?說不定叔叔將我等兄弟幾人全都屠戮殆盡,才將這皇位搶到手上。” 

 “德昭,我可是你叔叔,我怎麼會如此行事?” 

 “那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李淵的兒子嗎?父子尚且如此,叔侄又如何?” 

 趙匡胤怒嚇一聲說道:“都給朕閉嘴,德昭去調禁軍來換防皇城。 

 至於光義,朕的好弟弟,最好事情是像你說的那樣。 

 不然的話,看在母親的面上,朕會給你留個全屍的。” 

 “皇兄,聽臣弟……” 

 趙匡胤拔出身旁侍衛佩劍,指著趙光義罵道:“閉嘴,再說話朕現在一劍就殺了你。” 

 [明末農民起義闖王李自成。 

 他們的口號是:均田地,闖王來了不納糧! 

 看看,農民起義的訴求是什麼? 

 無非就是糧和地! 

 他們要乾的事情是什麼?無非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殺貪官! 

 可你看看,陳勝吳廣起義的口號是什麼? 

 陳勝起義不久之後便稱王,國號“張楚” 

 寓意張大楚國,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叛亂風暴即將席捲大半個華夏。 

 陳勝吳廣雖然人數眾多,可裡面農民居多,讀過兵書或者天生聰慧能夠指揮打仗的人才太少了。 

 這也是古代農民起義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在給養裝備都相同的情況下,經常會發生幾萬乃至幾十萬農民軍被幾千幾萬官軍追著打,就是打不贏。 

 而陳勝此刻就很懵,軍隊有了指揮官卻不夠,全軍上下就他最牛,可如果是在和平時期這種情況很好,不需要有比君王還牛的人。 

 可現在是戰亂年代,君王可以不牛,只需要有識人之才,手下能打仗的能管後勤的必須要有能人,哪怕都不是能人,起碼能維持運作也行,可他都沒有。 

 陳勝是到處找人才,終於找到一位曾經侍奉過楚國春申君的士人——周文。 

 而在周文的率領下,這群人居然用了僅僅不到兩個月就打進了曾經六國無法逾越的關隘,天下第一關——函谷關。] 

 嬴政:…………函谷關就這樣被破了嗎? 

 [如果是在戰國時代,攻破函谷關,秦國最好的結果也是割地求和自保。 

 與此同時華夏大地造反的復國的遍地開花,齊王后裔田儋在齊地復國,項梁在吳地造反,陳勝扶持魏咎為魏王,陳勝手下武臣打下趙地自立為趙王,武臣的手下攻打燕地被當地人擁護成為燕王。 

 而未來的劉邦,此時的劉季在沛縣也是大風起兮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