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7章 胡亥死、子嬰立

 感謝“逍遙春秋笑長生”大佬的打賞 

 感謝“愛吃番茄的小魚”大佬的打賞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聰明一輩子的趙高此時犯了一個無比低級的錯誤。】 

 【而劫後餘生的司馬欣回到軍中之後第一時間朝著章邯哭訴。 

 胡亥那個廢物皇帝是指望不上了。 

 趙高一手遮天。】 

 【如果我們勝了,趙高會嫉妒我們的功勳,怕我們威脅到他的地位,會把我們誅殺。 

 如果我們敗了,肯定難逃一死。 

 橫豎都是死,還望將軍三思早做打算。】 

 【司馬欣幾乎是明著告訴章邯:沒得玩了,除了投降別無他法。】 

 【而這個時候趙國丞相陳餘的勸降信也到了。 

 商鞅為秦相變法圖強,結果呢?車裂而死。 

 白起為秦將,迫使楚國遷都,坑趙國大軍於長平,大功無數,結果呢?賜死。 

 蒙恬為秦將,北驅匈奴,開闢河套,結果呢?自刎而死。 

 這幾位功勞太大,已經賞無可賞所以被殺。】 

 東周 秦國 

 嬴稷滿臉無語。 

 “你們這些人有完沒完?” 

 “動不動就拿寡人和白起舉例子。” 

 “寡人才把白起安撫好,你們又講?” 

 “來人啊,把這件大衣和美酒再給將軍送去。” 

 內侍很想提醒一下秦王,現在是大夏天,剛才送了一件,現在再送一件,將軍可能沒戰死前線反而被熱死。 

 【現在將軍領兵三年,死了十多萬軍隊,各地叛亂卻越來越多。 

 有功會被誅殺,無功也會被誅殺。 

 何不投降,與諸侯簽訂盟約,將軍既能裂土封王也能保全手下將士性命。 

 是裂土封王還是舉族被殺,孰輕孰重全在將軍一念之間。】 

 【章邯此時也陷於矛盾之間,若是投降,可趙高現在也還沒翻臉。 

 若是不投降,現在手下都被打出了“恐項症”。 

 再拖下去,無論是朝堂還是六國那邊對自己都越來越不利。 

 狐疑之下還是先派使者去項羽那裡約定投降條件,項羽聽從范增分析,此時章邯並未是真心投降,畢竟他手下還有二十多萬軍隊,家人都還在咸陽。 

 再打他一次,打疼了他就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大秦 咸陽 

 嬴政聽到此處,已經不用繼續聽下去了,章邯肯定投了。 

 任何一個聰明人,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選擇。 

 那就是投降。 

 前面打不過,後方也磨刀霍霍。 

 可章邯投了,還有誰來力挽狂瀾? 

 李斯死了,蒙恬蒙毅死了,王離也死了。 

 章邯戰死或者投降。 

 秦國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總不能指望趙高胡亥還能力挽狂瀾吧? 

 函谷關既然能被一群農民軍攻破,那項羽自然也不在話下。 

 以前或許還能龜縮關中,等待百年再度崛起。 

 這次可能一百天都堅持不了。 

 【而此時項羽連續兩次擊敗章邯,邊打還邊問:你投不投?你投不投?】 

 【章邯無辜的說道:您第一次剛出兵我就準備投了,可您不讓我說話。 

 我投了,別打了。】 

 【up主相信章邯或許是有裂土封王的心思,可更多應該是想保全手下將士。】 

 【為什麼?】 

 【因為up主是一個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想別人都是往好的地方想。】 

 大秦 咸陽 

 章邯此前還有一絲絲僥倖,或許將來的自己最後支稜了起來,哪怕戰死哪怕自刎也行呀。 

 此刻章邯最後一絲僥倖被打破,連忙跪下請罪。 

 “起來吧,將軍,罪不在你,罪在李斯在趙高在胡亥。 或許連朕都有罪。” 

 【而根據史記記載項羽是因為軍糧少所以才接受章邯的投降。 

 似乎好像是項羽要是軍糧充足的話一定是要把這二十萬軍隊在戰場之上趕盡殺絕。 

 結合項羽的性格和他後續在關東一系列的舉動,項羽對於秦國那是恨不得寸草不生的感覺。】 

 【至少在此刻,項羽是表現了他的大度,並沒有因項梁之死遷怒章邯。】 

 【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將軍。】 

 【百二秦關終歸楚。】 

 【而此時,另一位主角馬上就要攻進咸陽了,劉邦大軍一口氣打過南陽,咸陽近在咫尺。】 

 【而劉邦必須感謝胡亥趙高和項羽,沿途攔截劉邦的將領,打贏的沒有後援只能接二連三承受劉邦攻擊直到失敗。】 

 【而失敗的更簡單,直接處死。】 

 【至於為什麼沒援軍?】 

 【廢話,精銳主力全在和項羽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