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22章 華山論劍?不!鏵山之戰。

 感謝“愛吃白菜炒雞蛋的青祖”“愛吃香椿炒豆腐的嬴政”“晚食”“萬碎!萬變之主!⊙”“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予你同行2015 ”“兩隻老虎maple”的打賞。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李景隆和朱棣相比之下是很差,但和明末某些人一比真的是神仙級別的人物。】 

 【明末明軍和女真八旗小規模作戰打的是有來有往,結果一到大規模作戰就趴窩……】 

 ———— 

 【朱棣乘勝追擊,又追到了老地方月漾橋,在此地光殺傷和落水而亡的南軍就有數萬。】 

 【除了遼東、山西騎兵能保持成建制撤退,其他即便是立國之本的淮西軍團在名將郭英的帶領下,也不可避免的發生潰退。】 

 【徐凱率領軍隊向東撤回滄州。】 

 【郭英,平安,吳傑,撤回真定大本營。】 

 【很多人感慨此次內戰導致明初大量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和年富力強的名將包括新生代將領的大量死亡。】 

 【可你們似乎忘記感慨一下無辜的百姓。】 

 【河北即便再人煙稀少,那也是有人,姑且我們暫時認為朱棣可以完全約束手下將領,畢竟他們此時是勝利者。】 

 【那一些不成建制的潰兵呢?】 

 【那在各類攻城戰之中你來我往的情況下呢?】 

 【百姓何其無辜!】 

 ———— 

 大明 北平 

 朱棣默然無語。 

 “老和尚,你說後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既能人人讀書識字,既有人感慨內戰對國家的損傷,又還能記得那些百姓。” 

 道衍和尚捏著手中的佛珠,搖頭不語。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也是連連搖頭,不知是在感慨百姓之無辜還是那大量將領精銳的死亡對大明造成的傷害。 

 本是朱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本該大笑得到誇獎。 

 可看了看臺下那些被提到名字的武將,朱棣還是緊了緊自己臉色,拱手行了個禮。 

 武將也是神色自然回禮。 

 就是不知,日後見面又當如何? 

 ———— 

 大唐 貞觀 

 李世民也是感慨頗深:“是啊,百姓何其無辜。” 

 “因朕玄武門之變,那突厥乘勢南下死傷的百姓士兵何其無辜。”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種情況便是頭鐵的魏徵也不會開腔說話。 

 這話,陛下可以說。 

 臣子不能搭腔。 

 ———— 

 大漢 後元七年 

 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文帝劉恆讓宮人將自己扶起來,又對在身旁服侍的太子吩咐道:“朕死以後,後宮中的妃嬪們,依照品級,從夫人以下到少使都遣送回家。” 

 “令天下官員百姓哭吊三天後就都脫下喪服,也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喝酒和吃肉。” 

 “給應參加喪事哭吊的人發喪服,都不要光著腳。” 

 “孝帶不要超過三寸寬,也不要在車輛和兵器上蓋喪布。” 

 “也不要調發百姓來宮中哭吊,應在殿中哭祭的人,就早晚各哭十五聲,哭夠十五聲了就停止。” 

 “棺材入土後,宗室親戚原來穿九個月喪服的改為穿十五天,五個月的改為十四天。三個月的改為七天,服喪時間滿後就脫掉喪服。” 

 後元七年六月己亥日,帝崩,百姓慟哭。 

 ———— 

 【而即便朱棣此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也只能和朱允炆處於戰略相持階段。】 

 【無他,朱元璋留下的帝國有很多本錢支撐著。】 

 【這一戰,李景隆從後續他收攏了十多萬潰兵再加上其他成建制半建制撤退的部隊。】 

 【南軍這次至少損失戰前一半左右的軍隊。】 

 【即便是推薦其的黃子澄也是:請斬李景隆。】 

 【建文帝沒殺,很多人說建文帝太婦人之仁了。】 

 【其實如果你還記得皇明祖訓關於皇親國戚的處罰就知道,不可能殺的。】 

 【朱允炆即便削藩,也是找了理由將藩王或囚禁或貶為庶人,朱柏是自殺。】 

 【那他就不能殺李景隆,其次,李景隆打了敗戰你就直接殺了?】 

 【李景隆好歹也是皇親國戚中的一員,連這也殺?那萬一前線的覺得自己打不過朱棣,反正都是死,不如投了朱棣。】 

 【怎麼辦?】 

 【歷史不能單純的看,要連貫起來。】 

 【皇明祖訓的問題就貫穿了整個明朝……】 

 【朱棣造反上位想證明自己是正統所以處處拿皇明祖訓說事。】 

 【朱允炆才登基,還沒建立自己的威信,他只能偷偷摸摸的幹,他要是真大光明的幹……那投靠朱棣的武人會越來越多。】 

 【朱允炆即便再不信任武將,再想削弱勳貴勢力也該知道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把武將逼到朱棣那裡去。】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心平氣和,不置可否。 

 說唄,無所謂,從講始皇你就開始抨擊咱,沒事,咱已經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