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26章 穿越的單家橋?

 感謝“喜歡鯽花的楊天干”“予你同行2015 ”“愛吃白菜炒雞蛋的青祖”“靈丹閣的佐藤美穗”“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 ”“雪兔子momo ”“桑吶”“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愛吃老北京灌腸的安軒”“熊山道的冷厲 ”“墨竹修染”的打賞。 

 祝身體健康,父母安康,財源廣進。 

 ———— 

 【並且這封信裡的彰義門,且不說到底是金元時期的彰義門?還是後來明代修的廣寧門?】 

 【就說一個御河,這個就是大家熟知的如今京杭大運河中的南運河。】 

 【宋元時期包括明初叫:御河。】 

 【明清時期叫:衛河。】 

 【元朝時期御河指的是:通惠河到通州這一段,即便把北運河加上去也僅僅到天津。】 

 【平安大軍都已經開始打德州了,又準備派兵向反方向趕往一百公里之外控制御河……】 

 【還不如編其實是徐凱去控制御河,好歹徐凱還近一點。】 

 【而且既然這段被控制了,朱棣的新附義勇軍和繳獲的糧食又是怎麼通過此條路線的?】 

 ———— 

 【最重要的一條,也是剛才提到的第一條:單家橋。】 

 【給大家摘錄一下來自百科以及文獻記載的單家橋。】 

 【明正統六年,單家橋始建,由單姓大戶所建,為木橋。】 

 【明正德六年,五名婦女被匪徒抓住,路過單家橋時,為保住名節一同投河自盡,從此單家橋改名為“五節橋”】 

 【明崇禎初年,單家橋倒塌。】 

 【崇禎二年,籌資改修石橋。】 

 【崇禎六年,立修橋功德牌。崇禎十三年,石橋修成。】 

 【清順治元年、二年,對橋進行修補。】 

 【1991年9月,發現崇禎六年的單橋建橋功德碑,並重修立於在單橋北端西側。】 

 【現在告訴我,正統是誰的年號?】 

 【朱棣的曾孫朱祁鎮。】 

 【正統五年,這座橋才開始修建,才有單家橋這個名字。】 

 【那請問,明太宗實錄中的單家橋哪裡來的?】 

 【明太宗實錄是明實錄其中一部分,成書於朱棣的孫子朱瞻基的宣德五年。】 

 【但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就要開始修實錄,所以整個明實錄其實是一直在修的。】 

 【而且其中發生了幾件重大事故。】 

 【嘉靖十三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並將之前的各朝《實錄》《寶訓》重新工整抄寫,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實錄》轉藏於皇史宬。而原來藏於內府的《實錄》,後來被大火焚燬,藏於皇史宬的《實錄》遂成為唯一正本。】 

 【萬曆十六年二月,萬曆皇帝為了閱讀方便,命大學士申時行“自太祖起,累朝《訓》《錄》都謄寫裝潢進覽,有幾部就進幾部”。趁此機會,翰林院謄錄官員和校對官員,開始轉相抄錄,各種傳抄本才得以流傳。 

 申時行認為“舊本簡秩繁多,今宜並省,不拘卷數”,而且抄錄時內府舊本已毀,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隨便翻閱,因此申時行只能照內閣的副本謄寫。但此時的內閣副本已經“時有汙損”。】 

 【萬曆二十四年三月乙亥“火發坤寧宮,延及乾清宮,一時俱盡”。導致了申時行抄本,全部被焚燬。 

 萬曆不得不下令重抄,此次謄錄的負責人是大學士趙志皋,到萬曆二十六年八月丙辰抄寫完畢。】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已經懂了,這簡直是給了造史的人明目張膽造假的機會,誰能完完整整背下整個實錄? 

 越到後面皇帝,實錄字數越多,文人這裡加幾句,那裡改幾句、刪幾句,皇帝能知道嗎? 

 更不用說還允許大臣私自抄錄,文人不往裡面摻雜私貨,簡直天理難容! 

 文臣突然鬆了口氣,好險,這最早只能追溯到燕王曾孫那裡去,算是一個好消息,不管與我們是否有關,起碼沒有證據。 

 壞消息:陛下殺人從來不需要證據。 

 ———— 

 大唐 貞觀年間 

 李世民都有些無力吐槽了,古物造假尚且知道最重要的就是細節,這群文人寫故事時候就一點邏輯都不講了嗎? 

 這麼大的漏洞……我唐朝之後的文人不會也是這樣編我的故事的吧? 

 比如後輩提到的挫宋,他們該不會武功不行,就在私德方面編排朕吧? 

 ———— 

 【一座幾十年之後的橋這麼突兀的出現在朱棣的實錄裡,這用抄寫錯誤來解釋應該解釋不過去吧?】 

 【而且不要用什麼之前獻縣也有姓單的,人家萬一之前修了橋,就叫單家橋怎麼著的來解釋!】 

 【獻縣單姓是朱棣登基並且遷都之後從浙江移民充實河北之後而來的。】 

 ps:網上有族譜,大家可以自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