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29章 打破了“燕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過這霍去病實在是太小了,才十歲…… 

 不過沒事,霍去病屬實是為打仗而生的人才,僅僅十歲,對兵書就能舉一反三,尤其是朱棣擅長的大迂迴穿插戰術,此子彷彿有神通一般、一看便懂,說的頭頭是道。 

 衛青也不錯,對大兵團的行軍作戰也是頗有自己的瞭解。 

 有這兩員大將,再加上李廣等人,朕何愁匈奴不滅。 

 匈奴人,準備好迎接你們的皇帝了嗎? 

 聽說匈奴首領被稱為單于,那朕就做天單于!哇哈哈,太好聽了這名字。 

 ———— 

 【而朱棣這次迂迴只能說成功一半,僅僅調動了南軍右翼,盛庸、何福的中軍和前軍紋絲不動。】 

 【並且此戰南軍準備了大量弓弩、火炮、火銃。】 

 【而張玉此時發生了誤判。】 

 【額,提到這個又要把文人拉出來鞭屍。】 

 ———— 

 天幕之下,自洪武文人到晚清文人皆是咒罵不已,天幕不敢罵,這是神蹟,舉頭三尺有神明,萬一不小心被雷劈怎麼辦? 

 可你這後輩,今日從早上到此時,你罵了我們多少次?懂不懂敬天法祖這個詞? 

 混蛋,詛咒你! 

 ———— 

 【文人寫的是:張玉見朱棣被包圍,奮勇殺入要救出朱棣……結果自己被圍困打死了。】 

 【張玉是不是有個綽號叫鷹眼?】 

 【他居然能看到那麼遠的情景?還能夠看清是朱棣被包圍?】 

 【何況朱棣並沒有被完全包圍,在反覆對南軍後方的進進出出之中,察覺到南軍右翼出現缺口從此處突出重圍。】 

 【第二:張玉突破南軍的前軍殺到中軍處被圍困而死,都已經能夠殺了中軍了……左右兩翼的朱棣朱高煦稍微衝殺一下,盛庸和何福不就完蛋了?】 

 【真的就一點邏輯都不想了,你們寫什麼史書啊,你們去寫演義唄,絕對遠超羅貫中。】 

 ———— 

 又被提到的羅貫中此時沒有了尷尬的神情,後輩說他們寫演義會超過我,但他們沒寫,那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我就是當世寫書第一? 

 要我提序寫詞可以,我可是當世第一,得加錢! 

 ———— 

 【但朱棣這次突圍就和戰前定製計劃發生了嚴重衝突,朱棣是從南軍左翼進行迂迴,但是他調動了敵軍右翼從右翼突圍出來。】 

 【那在張玉看來,情況應該如下:朱棣要麼和朱高煦一起在左翼衝擊敵軍陣型,要麼已經迂迴到敵軍大後方。】 

 【而敵軍右翼有騷動,那恰恰證明第二種可能性大一些。】 

 【而本陣諸將也覺得第二種可能性大,畢竟自起兵而來,便是白溝河如此慘烈,朱棣朱高煦也完成了戰前計劃,迂迴成功,沒道理這次不行?】 

 【梭哈是一種智慧,全軍壓上,猛攻南軍前軍。】 

 【而在作戰過程中張玉可能是被弓弩或者火器射中,身負重傷。】 

 【而手下將領連忙接過指揮權,發現可能是誤判了形勢,馬上組織軍隊撤回。】 

 【而此時已經日近黃昏,朱棣朱高煦也是脫離作戰,準備回軍。】 

 【朱棣撤退途中是目瞪口呆。】 

 【我那麼多的軍隊呢?】 

 【隨即利用夜色突襲一隊撤回中的南軍部隊,審問一下才得知已經撤退了……】 

 【而此時張玉已經不治身亡。】 

 【張玉之死真的是對朱棣莫大的遺憾,因為朱棣部隊有且僅有兩名帥才,張玉與朱能。】 

 【張玉善謀,朱能善戰,是朱棣的左右手。】 

 【而永樂四年,朱能去世,朱棣手下已經沒有帥才了,逼得自己沒辦法只能親征。】 

 【朱棣喜歡打仗嗎?】 

 【喜歡!】 

 【可李世民也喜歡打仗,可自從登基之後就很少親征,為何?】 

 【因為李世民手下不論帥才還是將才都不缺,打仗輪不到他這個皇帝。】 

 【朱棣就沒辦法了,手下人也不是沒讓他們試過,可去了就敗,朱元璋留下的將領,要麼死在靖難,要麼死在隨後的大清洗。】 

 【剩下的要麼年老體衰已經無法出征,要麼就實在是無法信任。】 

 【沒辦法,自己上。】 

 【朱棣對張玉也是極盡殊榮,張玉的女兒是朱棣的貴妃,諡號“ 昭懿”。 

 他的孫女也是朱高熾的妃子,史稱“張敬妃”,注意這個張不是張皇后的張,張皇后是指揮使張麒之女。】 

 【並且明初實行殉葬制度,張敬妃因是勳舊之女特恩免殉,得以在後宮安度餘生。逝後葬於金山,諡號“貞靜敬妃”。】 

 【張玉本人在建文四年六月,朱棣追贈為指揮同知,同年九月,張玉又被追贈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榮國公,諡號忠顯。】